亿元政府外判车合约调查|经济差致司机不换车 看准无核对漏洞
《香港01》独家揭发机电署及水务署外判客货车使用115辆无登记的违规车辆,两份涉及总值1.87亿元公帑。外判合约要求承办商提交“核准车牌名单”及行车证副本,确保车龄低于七年,政府部门要记录每日出车的车牌。有任职超过十年的政府外判车司机透露,司机在经济低迷下不愿换车,致违规车涌现。两个部门无跟足程序,令承办商看准监管漏洞,估计“超龄车”成本比跟足合约的正规车低一成。
工作车牌每日有纪录 无登记车不可能“走漏眼”
港府多个部门都有使用外判轻型货车服务,方便职员外出工作、巡查、维修及送货等公务,最近一年批出的外判轻型货车合约总值约5.5亿元。
政府要求外判车车龄不可多于七年,以免因经常维修影响公务。合约亦同时要求投标的承办商,要提交“核准车牌名单”及行车证副本,证明有足够数量并合规的轻型货车提供,中标后“车牌名单”下的所有车辆都要在工作前验车。
司机每日亦要签署行车纪录表,填写车牌及司机名字。如果做足以上监督的步骤,政府只要核对资料,必然可发现有车辆违规服役。
机电署及水务署回复《香港01》查询时承认,有115辆不在“核准车牌名单”的车辆为两部门提供服务,间接揭露两个部门没有检查“行车纪录表”。
“超龄车”司机日薪少10%
阿希(化名)担任政府外判客货车司机超过十年,包括记者直击过有违规超龄车的九龙湾机电署总部,他说开工时在九龙湾机电署、北角水务署,都有发现六至九辆“超龄车”,“政府部门若做足合约内的监管措施,根本不会走漏眼”。
“超龄车”近年涌现,跟足规矩保养和换车的司机生计大受影响。阿希称外判司机每日可收约750元,但“超龄车”司机只有约680元,并已包含油费,承办商由每辆车可赚50、60元,变到“超龄车”可赚约100元,相差近一倍,因此外判商以更低廉的价格投标获利,他估计外判商每张标因此最多或可赚近100万元。若以两个部门共1.87亿元合约计算,悭一成的成本亦已过千万元。
除该两个部门外,物流署也有为其他政府部门提供轻型货车服务,但该批外判车无部门标志,亦无固定时间及地点工作,阿希认为更难发现有无违规超龄车为政府部门工作。
两部门称会安排定期抽查用车纪录
机电署及水务署称,已检视现时预约租用车辆的程序,认为需要加强职员对核实租用车辆要求的认知,并提醒职员须确定在“核准车辆名单”内的车辆才可使用。两部门亦会安排定期抽查用车纪录,监察承办商是否符合合约要求。
机电署及水务署已要求承办商解释事件,若发现违规将会严正跟进,并因应调查结果采取适当行动,包括向有关承办商发出书面警告、考虑循合约渠道要求扣减相关服务费用等。若事件涉及严重违规,或会考虑暂停有关承办商投标的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