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海明.大湾区优势|格局仿纽约 香港信息基建优势大

撰文: 01论坛
出版:更新: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已满四周年,为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之间交流,特首李家超近日将出访大湾区内地城市广州及深圳。其他政策局官员、立法会议员亦有计划近期出访大湾区各内地城市,以此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之间的合作。

来稿作者:梁海明

笔者此前曾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模型,分析香港未来如何更好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发挥作用,相关研究亦已公开发表(详见:《香港对大湾区认识尚浅 如何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大湾区未见队形 香港能否当前锋?》)。

为研究香港如何与大湾区内地城市加强交流、合作,共同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出力,笔者及研究团队近年曾分赴美国纽约湾区、美国三藩市湾区,以及澳门、广东各地等进行调研和实地考察,发现香港要加强与大湾区内地城市合作,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虽有三大优势,但亦面临五大挑战。未来若然未能有效应对相关挑战,或将对香港融入整体粤港澳大湾区乃至整个大湾区发展带来冲击。

首先,香港与粤港澳大湾区其它城市加强合作,有以下三个优势。

其一,大湾区内各城市可以进行优势互补。

粤港澳大湾区由包括香港、澳门、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东莞、肇庆、惠州和江门的城市群组成,是继美国纽约湾区、美国三藩市湾区和日本东京都市圈之后的世界第四大湾区。

从世界其它三大湾区的规划、结构和特点来衡量,粤港澳大湾区已具备比较发达的国际化交流平台,较为高效的国际、国内资源配置能力,高度开放的经济结构,以及十分强大的集聚外溢功能等特征。

同时,粤港澳大湾区内还拥有世界上最完备的制造业产业链,而且在转型升级方面有迫切需求。例如,深圳有高端的高新科技研发、制造和完善的产业链;广州在轻工业和重工业领域布局十分均衡;东莞和佛山等市则有大量先进制造企业,是全球重要的制造业基地;澳门则为世界旅游和休闲中心。加上香港作为国际金融、航运、贸易、资产管理和离岸人民币中心,其专业服务及金融服务业聚集了大量富国际经验的人才。

这正如美国纽约市是全球三大国际金融中心之一,加上有康涅狄格州和新泽西州作为传统工业中心和制造业中心提供的支撑力量,成就了举世闻名的美国纽约湾区一样,粤港澳大湾区区内各城市有效地进行分工和发展互补,相辅相成,无疑将激发起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新动力。

其二,大湾区内拥有世界一流的学科群,为大湾区带来源源不绝的创新型技术人才。

香港拥有港大、中大、科大等多所国际知名高校具备强大的科研能力,内地多间著名大学包括清华、北大也有在深圳设有高等研究院,加上广东省内的中山大学、暨南大学等众多高校,能为大湾区培养和带来源源不绝的创新型技术人才。

同时,借助港澳地区法制、语言、文化和教育环境等方面的国际化和便利化,应能吸引和招聘更多外国高端科研人才、顶尖大学毕业生,对内充实科研创新力量,对外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并有助于“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的建设。

其三,粤港澳大湾区拥有区位与讯息基建优势。

粤港澳大湾区的地理位置非常优越,香港、澳门、广州和深圳的国际机场,可在六小时内飞抵大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不但可把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和重要枢纽,还能更加便利地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乃至全球各主要国家在创新科技方面的交流、合作,也能吸引更多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创新型人才前往粤港澳大湾区工作、生活。

在讯息基建方面,在创新科技尤其是互联网科技发展日益升温、数据跨境传输要求也日益增多的今天,稳定、快速的讯息基建愈发重要。笔者及研究团队经调研了解,香港加强与大湾区内地城市合作,有一个较鲜为人知的优势,那就是许多海底光缆(包括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公司经营的)都在香港上岸。

由于光缆之间存在重合,中国大陆与国际Internet的所有通道有4个入口11条光缆,但14条亚洲内部的海底光缆系统当中的11条实际上在香港著陆,意味著仅在香港就有11条光缆通向Internet世界,显示香港的国际数据中心的“中心位”明显。因此,香港信息基建优势可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信息创新科技发展提供技术更先进、传输量更大、速度更快、质量更稳定、服务品质更好的互联网和通信服务。

虽然优势显而易见,但是劣势和短板也很明显。笔者及研究团队发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过程中容易被外界忽略,但又真实存在,且须努力克服的五大挑战。

下篇:梁海明|新旧产业或有矛盾 大湾区城市利益难统一

作者梁海明是丝路智谷研究院院长,丝路智谷聚焦于粤港澳大湾区、一带一路、宏观经济等领域研究。文章的标题为编辑所拟,原题为“香港加强与大湾区内地城市合作将面临什么挑战?”。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香港01立场。

“01观点”欢迎投稿,来函请电邮至01view@hk01.com。来稿请附上作者真实姓名及联络方法。若不适用,恕不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