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观点】屋邨学校扮名校 最苦的不只是家长与孩子
有屯门小学的小一简介会问家长是否中产、是否以车代步,甚至是否专业人士,惹来部分家长不满,认为学校歧视基层家庭。但现行的学位分配机制,津贴小学根本难以拣学生、拣家长。只是回归以来,政府的人口估计一错再错,一时高估,一时低估,令学额不是过度供给,就是供不应求,以致出现彼时学校拉客、此时家长扑位的乱象。随着学位“市场”变幻莫测,更令家长、学校的关系扭曲,出现了种种畸形状况。
延伸阅读:小一入学查家宅“你是中产吗?” 简介会揭资小疑违规办国际组
现行派位机制 学校难“拣学生”
对校方而言,希望拣学生、拣家长,择优而教,背后动机不难理解。但在现行的派位制度之下,学校根本没有多少拣择的空间,因为在首轮的“自行分配学位”阶段中,学校除必定要取录在校就读学生的弟妹或学校员工子女之外,其余学额只会按计分制,即家长是否校友、教友等条件评分,与家长是否中产、是否专业人士,根本没有关系。简单来说,若家长只是个住在㓥房的失业人士,但他是该校校友、所属办学团体的教友,其子女仍极可能在计分制下有足够分数入读该校。
在“自行分配学位”阶段结束之后,则是统一派位阶段,这个程序之所以被称为“大抽奖”,因为这确实是随机编配学位,虽然家长在排序选校方面有一定的策略性,但说到底,无论对家长或学校而言,子女派了甚么学校、学校收了甚么学生,一定程度取决于运气。至于在大抽奖之后的“叩门”阶段,校方虽可以有更大自主权拣学生、拣家长,但由于当局规限下,叩门学位数量根本少之又少,学校就算想拣,又拣得几多?
虽然如此,不少学校仍乐此不疲地装作拣择,说穿了只是在现行教育制度、人口政策不彰之下的扭曲现象。
延伸阅读:路德会增城兆霖学校澄清非“择优而教” 如引起家长不快致歉
学童人数势再减 杀校如头上悬刀
与此同时,由于教师经历过杀校潮,受过前些年竟然要“出街拉客”之苦,由是培养出“忧患意识”,故此,就算现时生源充足,他们也没有一丝松懈,将心思都放在如何招揽更多学生之上。因为教师都明白,双非大潮只是一时,随着近年双非被禁,学生入读人数将再次下降,故学校都借此机会图尽快“升band”,以防在不久将来再次要面对“双非断龙”、杀校大潮重临时,再次陷入饭碗不保的危机。
故家长与其责怪学校“歧视”,其实造成这个现象的,除了政府的杀校政策扭曲了学校的办学策略,要花更多心思“搞花臣”,以求生存防被杀;而且人口政策缺失以至学位安排不周,更加剧了这种扭曲现象,备受外界指摘的学校,其实有苦自己知。但香港政府的一众高官,又有谁人理会并著手纠正香港教育的畸形现况?有谁理解家长、孩子与学校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