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灶财墨宝重现 民间艺术要重视
“九龙皇帝”曾灶财在花墟公园港铁天桥底的墨宝日前重现于世,不少市民关注报道甚至到场“打卡”,港铁回应正式跟进及研究原地保留墨迹,负责文化艺术政策的民政事务局亦有类近答复。民间艺术、社区艺术在本地愈受重视,但如何长足发展,端赖政府在政策和场地的支持。政府在发展M+等大型展馆的同时,也不能忽略散落各区各地的文化艺术和工作者。
曾灶财的墨宝已被公认为艺术品,其价值不只见于字迹成为商品更在拍卖行卖得高价,更连同曾灶财本人成为跨代香港人的集体记忆,是本地文化代表。本土文化浪潮兴起后,连政府也改变对珍迹的态度,由全面掩盖到尽量保留。去年开幕的西九M+博物馆,馆内打头阵的是22件与他创作相关的藏品,馆方更指早在展览策划之初已认定墨宝是“当然之选”。
不只博物馆要大众化 艺术亦然
适逢新任M+董事局新主席陈智思日前上场,在受访时指出M+未来会考虑令博物馆大众化,希望教育社会认识不同的艺术。若按照他的想法,摆设曾灶财的书法是吸引一般市民前往博物馆的上佳方法。
政府投入60亿元兴建M+,斥资12亿元多购入馆藏,旨在推进香港成为世界主要的艺术中心,为香港增加世界级旅游点,培育新一代艺术家和艺术及博物馆专业人员,相信官员和M+领导层会持续拓展场馆活动,带旺人流和收入。
但M+以外,还有大批艺术工作者,大量艺术活动,政府又有否提供足够支援呢?这不是说政府要在M+和民间投放等额资源,但至少要令艺术更普及,在追求博物馆大众化之上,达致艺术大众化。
莫忽略民间艺术和工作者
民间艺术近年渐受重视,有份带起本土文化,例如街上多了商户给艺术家在墙壁铁闸绘画涂鸦,不少社区团体成立,作品的主题和灵感扣连地区,艺术家举办地区工艺展、导赏团,为旧区注入艺术新气象,亦藉作品呈现社会问题。社福团体伙拍艺术家拍摄露宿者生活和办展览,唤起各界要解决贫穷问题。
政府亦洞悉艺术的社区转向,例如设立牛棚艺术村和油街实现,透过艺术发展局资助艺团活动,而半官方的市建局亦把古迹改成艺术空间,又成立基金推广艺术活动。然而,政府的艺术政策不无批评,例如据立法会秘书处资料,政府在2019/20财政年度对九大艺团的资助额比为数较多的中小型艺团和个人艺术工作者多约三倍,而且侧重短期项目,不利后者成长。
宏观来看,政府在上个财政年度57亿元文化艺术拨款当中,资助艺术发展局,以及与文化相关的开支只占当中一成,较文物、博物馆及展览范畴的22%少,对艺术工作者的支持总体不足。更糟的是,新冠疫情对行业更是雪上加箱,不少人要转行谋生。
政府藉M+等大型项目引领本地艺术界向外发展,但不应忘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多少艺术家在事业初期也是寂寂无名,在寻常地方埋首工作,而社区正是理想起步点。现时的民政局、康文署,以及下届政府掌管文化政策的局署要增加拨款和提供地方,协助有特色的作品策展,积极培育在民间打拼的艺术工作者,使他们将来代表香港推广艺术家。而对于被冷落的艺术作品以至古迹和工艺,部门要与民间团体合作把之保育,承传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