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体育及旅游发展 不能只立一新局了事

撰文: 汤文诗
出版:更新:

林郑月娥当初参选行政长官的政纲曾表示要分别成立文化局和旅游局,但在去年任内最后一份《施政报告》才终于提出设立文化体育及旅游局的初步构想,并于本年1月12日向新一届立法会首次会议上公开相关方案,然而当中仅是笼统谈到要整合原有分散在民政事务局、商务及经济发展局的相关政策以“产生协同效应”,欠缺未来具体工作内容。

本星期三(1月26日),体育、演艺、文化及出版界议员霍启刚就文体旅局向政府提出了书面质询。署理民政事务局局长陈积志答复的时候,也只是不断重复当局过去既有的“创意智优计划”、“电影发展基金”、“粤港澳文化合作会议”等政策,始终都在强调特区政府“一直”或“继续”做什么,却完全看不到任何新的举措。

霍启刚。(资料图片)

需要正面回应业界需要

文体旅局牵涉到几个界别的产业发展,故此自然必须重视相关业界意见。必须注意的是,既然过去已有不同政府部门负责相关工作,但文体旅局的成立仍被提上议程一事本身,就已说明当局以往表现未尽令人满意。在这个前提下,政府理应聆听更多业界持份者的建议,好让文体旅局与辖下部门的工作事半功倍才对。

不过,霍启刚今次建议当局推动政府跨部门合作,透过“媒体数码化”来帮助“增加文化艺术节目的覆盖率”,官员对此便没作出正面回应,反而用两句“无论政府架构重组与否,政府亦会继续确保各项措施得以顺利推行”来躲避责任。就算日后文体旅局得以成立,如果执掌首长依然采取此种态度行事,对于业界发展亦难产生实际助益。

更换上司无助推动发展

香港本地推动文化、体育及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最为遭人诟病之处便是只知侧重金钱投入,但却忽略具体的政策建构和目标设置。单纯在行政结构上将相关部门给“共冶一炉”,以及更换它们的顶头上司为同一个局,根本不会自动化解这些毛病。刚好国务院不久前发布《“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内容全面覆盖多项范畴,跟香港情况形成了鲜明对照。

政策局之所以为政策局,在于它能制订、统筹及检讨特定范畴的政策,而文体旅局即将负责的领域便是相关产业发展。假若文体旅局主事官员最后还是继续沿袭既有措施、强调调拨资源效率,没法真正推动文化、体育及旅游产业的发展,那么这个新决策局恐怕只会沦为另一“新瓶旧酒”,再次令香港人失望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