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和平奖】埃塞俄比亚总理折桂 光环可否改变现实?
在非洲这片战乱不断的红土,武装斗争就像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除了望天打卦,就只能祈求乱世出英雄,有一政治领袖可为他们罢脱朝不保夕的窘困。继去年刚果圣手穆克维格(Denis Mukwege)获奖,本年诺贝尔委员会决定把和平奖授予来自东非的埃塞俄比亚总理阿哈迈德(Abiy Ahmed),表扬这位研究宗教冲突的博士毕业生,在促成埃塞俄比亚与邻国厄立特里亚(Eritrea)和平协议的贡献。
但在现实中,即使阿哈迈德中止了长达廿年的边境战争,并得到至高无上的光环,未来协议的落实还须经过现实政治的考验。情况如前任哥伦比亚总统桑托斯(Juan Manuel Santos)因与反政府武装组织(FARC)签订停战条约,而获得2016年和平奖后,该国的和平进程依然满满步蹒跚。
兄弟开战廿年 为的只是一片鸟不生蛋之地
二战结束后,美国大力扶持埃塞俄比亚,并视该国为非洲的代理人。1950年韩战爆发后,埃塞俄比亚随即响应号召,派兵加入联合国大军,出兵朝鲜。与此同时,由于英国对厄立特里亚的托管将于1952年结束,联合国大会通过了《第390号决议》,确立厄立特里亚将并入埃塞俄比亚并组成联邦,实行“高度自治”,可在内政上享有独立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权。可是在60年代,埃塞俄比亚削掉厄立特里亚的自治权,惹起民众强烈不满和反抗,厄立特里亚解放阵线(ELF)继而成立,两地关系急转直下。
虽说两者曾在自治权上闹得火热,但面对共同敌人时亦可建立同盟般的复杂关系。1974年埃塞俄比亚发生军事政变,国王塞拉西一世(Haile Selassie I)被废黜。虽然临时军政府由门格斯图(Mengistu Haile Mariam)掌握实权。但该国却随即陷入四分五裂,内战开打。不过,敌人的敌人便是朋友。1991年,在阿尔巴尼亚的霍查派和厄立特里亚支持下,埃塞俄比亚人民革命民主阵线(EPRDF)成功推翻门格斯图政权。两年后,厄立特里亚却以全民公投,正式脱离埃塞俄比亚独立,惟两国之间长达620英里的边界却未正式划定,为战争埋下伏线。
1998年,两国为了巴德梅(Badme)平原而开战,惟外界却对两国为了荒凉之地开战感到错愕。虽然有论者以经济问题、意识形态和战略考量来解释开战原因,惟可以肯定的是,战争从来没有真正的赢家。在战争高峰期,埃塞俄比亚军队的总人数从六万人,跃升至35万人,其国防开支亦从1997/98年度的9,500万美元,暴增至1999/2000年度的7.77亿美元;同时,厄立特里亚的军队规模,亦通过全国强制征兵计划增至30万人(约占总人口一成)。更甚是,这场近乎一次大战般的战壕战争,至少造成10万人死亡,超过100万人流离失所。
和平协议得来不易 阿哈迈德仍障碍重重
1999年,双方在阿尔及利亚前总统布特弗利卡(Abdelaziz Bouteflika)斡旋下,尝试在谈判桌解决争端。翌年,两国在阿尔及尔签订停火协议,并同意把争端交由海牙常设仲裁法院处理,奈何裁决出炉后,双方皆有不满之处。两国除了互相指责对方支持国内反对派,更重新在边境动员军队,战火再次点燃起来。
不过,诚如上述门格斯图政权一例,当两国再度意识到更紧迫的共同威胁——提格雷人民解放阵线(TPLF)时,自然也不会排拒共抗外敌的机会。虽然TPLF本为反对门格斯图独裁统治的主要力量,但该组织近年又因意识形态、利益等分歧,与EPRDF渐行渐远。尽管推翻门格斯图后,TPLF及其少数族裔在埃塞俄比亚存有极大影响力,但去年初又因政治权力斗争,TPLF差点把埃塞俄比亚拖回崩溃边缘,迫令执政联盟更换总理,任命阿哈迈德为新任政府领导人,并释放数千名政治犯。
阿哈迈德曾经在军方情报任职及当选国会议员,近年在首都的亚的斯亚贝巴大学完成博士学位,研究当地宗教冲突。作为目前非洲国家最年轻的领导人,他上任后的首要任务不但剑指政治和经济改革,罢脱国内因战火积弱多年的困局,亦致力拆解TPLF的政治权力。
另一边厢,厄立特里亚的开国元首、现任总统伊萨亚斯(Isaias Afwerki)同视TPLF为不稳因素。纵然伊萨亚斯与TPLF在上世纪关系密切,但厄立特里亚独立后,TPLF的好战、顽固作风却徒添伊萨亚斯的管治成本。上世纪90年代两国战争开打后,厄立特里亚就一直处于紧急状态和崩溃边缘,成千上万的年轻人为逃避兵役,甘愿离乡别井逃到欧洲,使该国一蹶不振。另外,伊萨亚斯的不满,亦可见于去年他形容TPLF为“有毒和恶性遗产”,以及“阻碍双边关系的积极变化”。是以,埃塞俄比亚和厄立特里亚的硝烟,再度因共同敌人的威胁而平息。
可是,这种突如其来的变革能否带来真正的和平,还须看视乎未来如何落实协议的细节,以及国内的政治风向。2016年,哥伦比亚前总统桑托斯与FARC签订停战协议,并赢得诺贝尔和平奖的光环。可是,两年后新任总统杜克(Iván Duque Márquez)登场后,却对协议冷以待之,使得当年举世赞同的停战协议,如今却变得岌岌可危。一如今年六月埃塞俄比亚的政变,虽然阿哈迈德自称已平息动乱,但亦间接反映出国内既得利益阶层的反抗。尽管和平奖的光环使阿哈迈德的声望提振,且拥有更大的政治能量落实协议,并推动政治、经济改革,但和平奖毕竟只是光环,真正的和平还须看阿哈迈德如何摆平国内的反对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