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学习=课外活动? 多元发展还需统一评分

撰文: 评论编辑室
出版:更新:

2019年香港中学文凭考试报考应用学习学科(乙类学科)的考生有3,803人,占日校考生人数(48,403人)7.9%,当中最多考生报考的科目分别为西式食品制作、航空学及甜品及咖啡店营运。事实上,应用学习推行十年仍未得大专院校认可,反映当局推动新学制多元发展不力。要提高新课程的认受性,当局还须先检视科目的评分制度缺陷及课程质素,让学生可突破传统选修科目的限制,选择合适自己的课程。

应用学习不应沦次等选修科目

教育局自2009年起实施新学制,以推行“更灵活、更连贯和多元化的高中课程”,透过均衡而宽广的高中课程,让学生各展所长,职业导向教育作为新高中课程的一部分,与新高中的主流科目互补。目前文凭试科目共分为三个类别,包括甲类:24科高中科目(4个核心科目及20个选修科目)、乙类:应用学习科目及丙类:其他语言类别。

教育局2005年的《高中及高等教育新学制-投资香港未来的行动方案》提出了应用学习的发展方向:“这些科目被视作与新高中选修科目地位相若,并可连结至不同的升学及就业途径。当资历架构发展完备后,学生修毕职业导向教育的科目,有关单元的资历将获承认,并可作为进修及在相关行业发展的基础。”

然而,报考应用学习科目的学生不多,今年全体DSE日校考生中有7.9%人报考乙类应用学习科目,比去年微升0.2个百分点,比首届的6.9%,亦只微升一个百分点。另一方面,在24科应用科目当中,考生集中报考数个科目,新媒体策略等科目,报考人数更低至零。

当然,考生选科取决于多种个人因素,但课程认受性不足实为学生却步的主因。目前,在联招大学的名单中,只有教大全面承认应用学习作为文凭试选修科成绩,其余的大学则只有认可个别学科,甚或视之为无关痛痒的其他学习经历。局方应与院校有充足的沟通,让修读应用学习的毕业生资历、技能得到认可,向社会推广及说明多元发展的课程设计,让其得到社会重视。

2019联招院校入学计分方法(来源:学友社)

可惜的是,在争取承认的同时,应用科目的评级方式与传统选修科目尚未看齐。当局于2018年文凭试起采用新修订的评分制,在“达标”和“达标并表现优异(I)”的评级上,增设“达标并表现优异(II)”一级,相当于选修科目第四级或以上。然而,应用学习课程评分仍与甲类最高5**相差甚远,沦“次等”的选修科。当局划分甲、乙类学科时,曾称其地位相若,但两者评级至今仍未划一,有违多元发展的原意。以大专升学为目标的学生无法投入应用学习课程,只能继续受限于传统课程选择。

有人认为应用学习的课时仅占两年,授课时数不及甲类科目,亦不设公开试,评核工作由个别课程机构负责,统一评级会构成混乱。不过,当局应贯彻多元学习的原则,职业训练、技术科目应得到认可,课程内容、课时及评核安排可作进一步调整,并持续提高课程的质素,多元发展不应止步于能够修订的细节。

目前考评局为确保评核水平一致,会负责调控由课程提供机构呈交的评核成绩,个别课程亦会要求学生参加指定的专业考试,以获取相关行业的专业资格。当局可考虑完善及扩展有关机制,助应用学习建立更有系统的专业评审。

长远而言,政府还需扩展职专教育,予有意以技能发展为主的学生其他选择,尽早接受行业所需的技能训练。就此,“01倡议”已提出复兴“职业训练高中课程”。

主流科目的限制未能完全配合学生兴趣,应用学习是着重技能训练的选修科,亦有助学生获得专业知识及资历,不应只被视为课外活动。当局应调整课程制度,给予学生更多元的选择。

新学制检讨(中期)实行主要措施的重要日期
主要措施 到 2013/14 2014/15 2015/16 2016/17 2017/18
应用学习 持续开办应用学习课程,以提供多元选择
检讨拨款以支援学校推行应用学习
强化导引课程,帮助学生对应用学习作出明智选择
鼓励课程提供机构提供以英语授课的课程,以支援学生的不同需要,例如非华语学童。
为应用学习统筹主任提供专业发展课程,以便让他们更好地支援学生 探讨与资历架构挂钩 提早在中四试行应用学习课程,研究其可行性和成效 研究与其他课程的衔接 检讨应用学习课程的评级机制
(来源:新学制中期检讨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