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E2018】大学收生重成绩 新高中课程多元也徒然
第七届文凭试已近尾声,新高中课程虽然强调多元,但仍然难除一试定生死之恶名,学生过度操练、“读死书”的情况,其实与会考、高考年代相差无几。问题成因之一,在于大学收生制度与课程脱节,政府须作适度调整,以“综合评核”的原则收生,让“多元发展”的课程目标得以落实。
考评制度与大学收生制度本应融汇贯通,但是一直以来,两者亦难言“有机结合”,以文凭试的乙部课程(实用科目)为例,按课程设计,院校理应全面承认这些科目,但截至去年,全面承认这些科目的资助院校仍只有教育大学。新高中课程虽强调多元,但综观大专院校的收生准则,仍多看重成绩,甚至不设面试,少有考虑学生其他方面(如运动及艺术)的成就。在这制度下,学生只好埋首操练,牺牲个人兴趣,对考试以外的事情漠不关心。这情况并不理想,也有违新高中、教改的目标。
固然大学联招设有“校长推荐计划”,中学可向大学推荐在非学术方面有出色表现的学生,但名额有限。根据大学联招提供的资料,2017年平均每所中学只有十个推荐名额,最终平均每所中学的推荐人数,更只有约三个。至于推荐学生的准则,则由学校决定,立法会财委会文件指出,难以得悉“计划”是基于学术还是非学术表现推荐。由此看来,“计划”实在难以让学生安心发展个人兴趣、各适其适。
考核成绩是最客观的收生标准,不应轻易摒弃;但要达致全人教育、综合评价目标,只考虑成绩收生,亦非合理。
归根究柢,香港的大专院校虽然在国际排名中表现颇佳,但是“收生能力”却并不足够。前港大副校长程介明去年就撰文指出,香港目前的收生制度是“懒惰的过程”,他指出,外国大学多采用“综合评核”方式收生,会考虑到学生成绩以外的表现,香港院校只按成绩收生,实属落后。例如美国大学的招生办公室就有大批人员长年进入基层学校,了解学生、学校的水平;至于英国传统大学,多向中六学生提供“备取”名额,若学生的特质合乎院校要求,就算其成绩不是顶尖,也会获得取录。
但是“综合评核”所费不菲,美国加州大学系统总校长办公室主任常桐善撰文指出,2012年美国大学招生的人均花费达2,432美元,一所5,000人的大学,每年收生的花费即达1,200万美元。早有建议指,港府应资助大学成立招生办公室,助大学实施“综合评核”的收生政策,而非单看成绩。若然政府能够订立清晰指引,并紧密监察大学的资源运用,这意见实在值得各界参详。
此外,也有意见指出,在联招制度(JUPAS)推行以前,大学有较大的收生自由度,院校可以按学生的特质收生,但是自联招制度实施以来,大学收生就只按成绩,政府应投放资源、改革制度,让院校有更多机会细察学生的特质。
教改推行多年,亮丽的口号不绝于耳,无论“求学不是求分数”还是“学会学习”都被批评“离地”。文凭试推行至第七届,如果局方不想重蹈覆辙,让政策再沦为“离地革命”,就必须找出问题本因、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