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大辩论】要洗走利益输送指控 公众论坛须如实反映民意
“土地大辩论”进入第二阶段公众咨询,上周末开始十八区巡回展览,六至八月展开四场公众论坛,听取市民意见。土地使用的争议极大,而土地供应专责小组在讨论土地选项,到“点心纸”形式的调查设计,也在引导市民支持开发1,200公顷土地,同时避开了收回粉岭高球场建议,以及土地分配问题。倘若专责小组诚意举办论坛,除了保安,还要细心安排讨论环节,务求参与者有效、充分发表意见。
过往土地房屋咨询常见冲突 质疑主办方缺正当性
事实上,港人已经有共识运用棕地、收回粉岭高球场及闲置农地等途径建屋,本届政府成立专责小组,只是磋跎岁月。既然专责小组已走到公众咨询阶段,港人需要把握机会,在公众论坛和问卷表达意见。然而,近年涉及土地房屋的咨询会,以至其他官员落区活动,不时也出现冲突场面,甚至腰斩收场。印象较深的2012年新界东北发展咨询会,六千人出席,原居民和非原居民、社运团体指骂,当时任职发展局局长的陈茂波离场几乎被水樽掷中,扰攘一番才能乘车离开。这是因为反对者的不满未被重视,多番向政府申诉无果,在咨询会激起情绪。
土地房屋议题,牵涉庞大金钱利益,可以预见,即将举办的土地大辩论公众论坛,社会会出现更多组织动员,团体矛盾会更激烈,在场内挑起无数激辩。尤有甚者,专责小组咨询过程偏重维护既得利益者,例如只谈土地供求不谈土地分配,供应选项收回粉岭高球场和闲置丁地选项,没有回应市民,外界担忧专责小组会呈交不利民生、维护既得利益者的建议到政府。此外,参加者也很自然表达对政府整体施政的不满。不满者会加紧抗议,甚或发生推撞。一个本可容许直接与小组成员抒发己见的地方,很可能变成一场混乱。
改善咨询会形式 期望更有效吸纳民意
专责小组多番强调咨询没有前设,真诚反映市民意见。若真如此,在筹划公众论坛时,小组除了安排保安人手,以避免冲突外,更需要慎重考虑论坛的流程,让参加者觉得受尊重。小组仍未公开论坛流程和活动,但如果采用以往一般轮流持咪高峰发言的安排,其他不大有效。在2009年,美国讨论奥巴马医保方案,在南加州和佛罗里达州的会堂讨论,就有参与者捣乱,后来有不少文章反思如何改善咨询形式。
“慎思商议”是较多采用的另类方案。在香港,较具规模的商议活动,是占领中环发起人举办的三场商讨日。他们召集港人共议普选方案及占领行动,当中有受训练的人员整合小组讨论,补充意见,再凝聚共识,最后由民间投票选出方案。
比占领运动更早出现的,是香港电台及港大民意研究计划的《众言堂》,是另一个参考对象。简单来说,在《众言堂》计划,港大民研会电话随机抽样邀请约一百名香港市民出席,而参加者的性别社会阶层分布,贴近香港整体。参加者在活动前可以先回答问卷,然后在会场聆听讲者的讨论及提问,对议题有更深入的认识,再在节目尾段回应同样的问卷,了解参加者的变化。该计划几年来选择不少富争议的题目,包括应否扩建堆填区,支持自愿医保,支持立法会通过政改方案,等等。如何挑选土地建屋,相信也可以用这类形式公平公开收集民意。
信任比形式更关键 土地供应小组勿当论坛“做骚”
这类民间慎思商议活动,在台湾、美国、德国、巴西等地区也非陌生。虽然不会也不能取代传统咨询及议会制度,但可以补充现时汇集民意的缺陷。今天民粹主义当道,愈来愈少人愿意倾听对方意见。正因如此,商议活动更为重要。办一场好的商议活动,可以证明给公众,平心静气沟通,交流意见,主办单位和政府会尊重并采纳意见,有助政府施政,纵使市民未能在政策受惠,也减少怨愤。
有人会质疑慎思商议的成效,例如认为激进的意见会被排挤,专家意见仍主导场合等。这些质疑不无道理,也难以一时三刻解决。不过,主办者取得活动参与者的信任,是商议达致成果的一大关键。放在土地大辩论,就是专责小组如实转达民间意见给政府,包括呈交选项以外的建议,绝非当公众论坛是“做骚”。
成立土地供应专责小组本已惹质疑,咨询内容也不利民生,但民间不应放弃后续活动,参与并监察公众活动。小组成员要以民为本,均真主持论坛,洗脱偏颇商界政府的形象,协助长远解决土地供应及分配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