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宗照顾者命案,谁可以优雅地老去?

撰文: 评论编辑室
出版:更新:

“幸福的家庭大同小异,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同。”观塘瑞和街的双尸命案已是今年第五宗涉及照顾者,也是第四宗以老护老的惨剧。统计数字叫人麻木,背后却是一个又一个真实的生命,发生在你和我的身边。

1月,80岁老伯疑因为担心未能照顾患老人痴呆症的71岁太太,遂在石门站无障碍洗手间寻短,最终夫死妻获救。

3月,九龙塘毕架山道71岁太太疑因无力照顾84岁患病丈夫,涉嫌杀害老伴后割脉自刎,轻生不遂并被控谋杀。

5月,葵芳邨58岁单亲妈妈疑不堪压力,与32岁中度智障儿子烧炭自杀,结果双双不治。

7月,蓝田邨81岁老伯疑因忧虑77岁太太病情,趁家人外出后“结伴离去”,最终烧炭身亡。

现在,观塘一个60岁的兼职保安员疑意外失救身亡,他的82岁长期病患母亲亦因缺乏照顾而死,最终由业主上门收租才赫然揭发。

政府不是发起了“齐撑照顾者行动”吗?不是委聘东华三院营办24小时照顾者支援专线吗?不是委托香港树仁大学推出“照顾者资讯网”吗?或是我们要责怪照顾者、被照顾者没有主动求助?没有打电话去专线?没有上网了解社区活动和资源?

虽然说关爱队支援长者及照顾者先导计划只在荃湾和南区推出,但就算观塘区的关爱队也上门探访独老和双老住户、护老者和残疾人士照顾者,是否就能识别有需要个案,转介至社会福利服务单位跟进?失救致死、压力爆煲的惨剧就可以避免?

须知道全港需要长期照顾的60岁或以上人士多达33万,占同龄人口大约17%。如果不看有没有长期病患,全港独居的65岁或以上人士多达19万人,当中一半住在公屋,超过7千人住在㓥房。关爱队能够关爱多少?就算设立高危群组资料库,是否在名单以外的就不用探访?就好像每一次——包括观塘今次——惨剧发生后,当局总会说一句是/不是社署社工跟进的个案。

这几年来一宗又一宗的照顾者、以老护老惨案,铁一般的说明了香港人口老化、社区支援不足的问题。现在65岁或以上人口已经逼近170万,接近每四个人就有一个年长,按推算五年内更会突破200万人。整体人数如此庞大,当中独居、长期病患、有照顾需要、有精神健康问题的占比即使只是一两成,得出的数目亦不容小觑。

正如前局长认为60岁、65岁只是人到中年,61岁的确也能出征奥运乒乓球比赛。问题是多少人可以好像局长般衣食无忧,多少人好像乒乓波手那样身手灵活?任谁都想优雅地老去,但香港人生活营营役役,为口奔驰,多少人七老八十仍得开工。莫说离开校园之后就再没有运动机会,住在狭小斗室,连伸展的空间亦都有限。加上许多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本来就跟左邻右里认识不多,社区活动又没有参与,退休后突然要他们投入在长者中心,自然是有所为难。

事实上,根据中大的香港长者生活质素指数,这几年间长者在健康(包括精神健康)、社会和社区参与、居住环境和交通方面都显著恶化。考虑到移民潮又带走了一批中年人士及其家庭,留下的长者于是失去依靠。科技发达虽然拉近了两地家人的距离,但数码化也可能成为老人家的生活障碍,进一步加剧他们的社区疏离。优惠车资如果能鼓励他们多外出走动,结交几个朋友,价值远非几十亿补贴所能衡量。

说这么多,要指出的是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而且照顾者命案只是社会结构问题的冰山一角。这个照顾者、那个家庭支柱,这个劳工、那个儿童,各有各自的不幸,却同样是社会制度以至经济模式底下的牺牲者。从来都没有案件是无可避免的,只要我们愿意宏观、科学地查找结构成因,全面、有系统地推进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