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倡议|照顾服务未到位 整全支援要做好

撰文: 评论编辑室
出版:更新:

本港近几个月接连发生了多宗与家庭照顾者相关的伦常惨案,涉事家庭既有“以老护老”,像湾仔金乐大厦五旬男子怀疑刺死老年父亲之后畏罪纵火自尽;亦有家庭属于“以老护残”,如旺角海富苑七旬男子勒毙患精神病女儿、慈云山慈乐邨七旬夫妇用铁锤敲杀不良于行的女儿。在最近一次立法会福利事务委员会会议上,有议员狠批本港对照顾者的支援政策好比处于“蛮荒时代”,出席的劳工及福利局副局长何启明也承认相关服务并未到位。

上届政府于2020年7月委托香港理工大学团队进行“香港长者及残疾人士照顾者的需要及支援顾问研究”,而今年6月公布的报告可以看到该团队建议港府“制定一个以照顾者为中心的整体政策框架”,务求建立“提升照顾者能力”、“鼓励家庭和非正规支援”以及“服务整合”的三层支援模式。不过,收到了该份报告的今届政府尽管很快就表示“原则上同意顾问研究报告提出的方向和建议”,但至今仍只是打算恒常化经济援助计划、建立一站式照顾者资讯网站、设立照顾者支援专线、增加暂托服务名额与举办全港性宣传活动,距离全面落实报告建议还很遥远。

关注残疾人士照顾者平台期望来年《施政报告》向照顾者提供实质性援助及支援服务。(莫家文摄)

专项立法提供多元支援

为了昭示支持照顾者的决心,港府首先应该做的是进行专项立法或设立专门机构。澳大利亚每隔不久便会修订或更新《照顾者认可法案》,英国曾经设立“照顾者常设委员会”以制订相关策略文件,美国去年通过了最新的《RAISE家庭照顾者法案》,连邻近的台湾也是早于2015年便制订《长期照顾服务法》。相比之下,现时本地能够间接保护照顾者权益的法例仅有《家庭岗位歧视条例》,主要提供相关支援的社会福利署旗下亦无设置任何专门负责照顾者的科组,可见我们在官方机构与法律条文上甚至还没真正承认照顾者地位。若连这点都没改正过来,就难不上什么建立整全的照顾者政策。

其次,当局对于照顾者的支援措施需要变得更多元化,不能再限于传统的资讯推广、委托照顾和津贴资助一类做法。今年2月,国务院向各地政府印发《“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提出“巩固家庭养老的基础地位,打造老年友好型社会”,而当中完善家庭养老政策支持政策体系的具体措施,除了有在内地称为“喘息服务”的暂托服务外,其余还有网上免费开放培训课程、支持家庭住户实施“居家适老化改造”和设立“独生子女父母护理假”制度等。类近的做法在本港暂时都较少人提出,但它们全部很值得特区政府参考。

面对第五波疫情,照顾者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透不过气来,(资料图片)

照顾政策切忌独立为战

此外,政府不能奢望单靠照顾者政策就能解决照顾者问题。照顾者本身所面对的压力和困境,源于政府与社会对老年人、残疾者、幼童或其他被照顾者的支援不足;尤其是在近月事故背后牵涉的“以老护老”或“以老护残”一类场景之下,照顾者往往可能又将压力转嫁给自己的子女或其余亲友,也难保未来不会出现进一步延伸的照顾者家庭悲剧。想要避免这种恶劣影响持续下去,唯一根治之法必定是政府负起更多的责任,摒弃以私人家庭承担为主、市场经济导向发展的福利政策模式,而这亦符合国家主席习近平讲话提过“把有为政府同高效市场更好结合起来”、“年纪大了得到的照顾更好一些”的希望。

最后,港府决策体系必须扭转将照顾以及其他福利政策单纯视为财政承担的偏僻理念,并且正视家庭照顾者带来经济贡献的事实。美国退休者协会(AARP)公共政策研究院近年定期发布《估量无价》报告,估算无偿家庭照顾者带来的经济产值,而2019年最新一期报告的结论,则是他们所带来的贡献已经超越美国医疗保健全部自付费用、同期有偿照顾者的支出或者整个教育和文娱部门的附加价值。况且照顾者压力酿成的伤亡惨剧,结果无疑亦只会造成更多社会资源的浪费。特区政府过去拒绝承担社会照顾责任,最大依据总是财政开支不胜负荷,可是其实只要转变视角,这个论点恐怕完全站不住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