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ppy School】向北欧取经 李金小学首设计6年正向教育课程

撰文: 王淑君
出版:更新:

近月,教育界的压力问题引起全城关注,亦有人说快乐的学校背后都是教师的汗与泪。顺德联谊总会李金小学叶碧君主任获选为赛马会教师创新力量计划第一届创新教师前往北欧“取经”,回来后获得校长的支持,在校内推行6年的正向教育计划。计划推行到第2年,校内不只多了玩乐的地方,师生的笑声亦是有增无减。摄影:欧嘉乐摄录:岑卓熹、杨帆剪接:魏雪筠

顺德联谊总会李金小学苏碧婷校长

“正向教育是育人的工作。”顺德联谊总会李金小学苏碧婷校长说:“小朋友的童年只有一次,如果6至12岁的小学阶段也不开心,我们怎能期望他们有更丰盛的人生?”

她解释,推行正向教育,并不是在学校之中只能说正面的说话,只能表现快乐的一面,而是大家都能包容每位同学的悲伤和不足,用正面的态度去接纳现实中不同的事情。正向教育“Super+”计划将是一个涵盖6年小学课程的计划,每年均有一个主题,去发掘学生的性格优势,目前推行到第2年,苏校长已感到学生多了笑容,老师亦同样变得快乐,更有动力去教育下一代。

+5
每天2节的班主任时间也设有“情绪树”的环节

很多人认为,北欧的教育出了名是令小朋友愉快学习,但并不适用于香港的教育制度之下。苏校长也坦言:“只要教制不改变,学校有许多东西也不能变。”不过,也不代表只能墨守成规、一成不变。这2年,学校多了篮球机、足球机、跳飞机,在班房内有游戏角、有桌上游戏、有积木,让小朋友在小息、午膳的时候和朋友玩乐。“其实这些设施花费不多,已足以为学生带来快乐。”苏校长说。

另外,在课堂的设置上,每天2节的班主任时间也设有“情绪树”的环节,让学生轮流把自己的名字贴在树上不同的“公仔”之上,以表达当刻的情绪。负责推行计划的叶碧君主任说:“老师可以从中观察到学生的情绪,给学生一个机会表达背后的原因,避免被同学误会他是冷漠、性格古怪,也给老师、同学有机会去关心他。”曾有一个学生在“情绪树”上指出自己很悲伤,在细问下原来是她的妈妈患上癌症,令她非常忧心,后来老师和同学纷纷送上关怀和祝福。叶主任也强调,正向教育并非不能接受负面的事情和情绪,反而是引导小朋友如何正面去回应。

+9

多了玩乐的地方:

+9

Super+课加强学生人际关系

在计划之中,校长多番指出:“一所快乐的学校,是让学生感受到被爱。”而这一切是由良好的人际关系开始。

学生设有“Super+”课堂,教导学生正面建立人际关系。临近母亲节,学校安排学生尝试把充气的气球放入衣服中,模仿母亲十月怀胎。学生顶住“大肚子”行走、躺下,发现原来肚子会顶住,感觉非常不适,从中领略到妈妈的辛劳。在课堂中,学生之间的交流也很多,会互相打招呼、学习关心他人。苏校长亦言,看到学生对人的包容和体谅比以前多了,“而且小朋友有被爱的感觉,做事就会更积极,热爱老师、同学,热爱学习”。

+10
不只学生,老师从中也获得正向的力量。

一年级测考不计分 设做功课时段

苏校长坦言,小学的教育亦是为学生的未来而准备,因为暂时不能完全脱离功课和考试。不过该校为了让小一学生适应小学生活,上学期的测考和默书均不计分。

另外,该校在午膳后设有中文、英文、数学的做功课时段,有困难的学生可以趁机向老师请教功课上的疑难,而做完功课的学生亦能享受和同学玩乐、阅读或是打球的时光。而学生在学校处理好功课,在家便能与家长享受更优质的亲子时间。

北欧的教育虽然无法全面在本地复制,但该校推行计划后,苏校长看到不只是学生更爱学习、爱上学,老师之间的关系也好了,工作文化变得正向、正面。“个个都很想教好一课书、个个都好想以教师去影响下一代,做好一个榜样。我自己看,这个计划亦激发老师继续学习,继续为下一代努力。”她说。

【第一届武博】立即购票参加5月3至5日于九展举行的第一届香港武术及搏击运动博览,从武术电影、武馆街游戏及过百个体验班,体验武术运动,眼界.决定境界!

立即购票

武博专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