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ppy School】低年级唔考试、上堂不用坐定 救恩学校反转传统
在救恩学校(小学部)的课室,你不会见到一排排坐得整整齐齐的学生,甚或你会看到有人趴在地上上课、有人在课室的角落看影片、有人“自出自入”地到储物架拿东西。你看不到传统校园硬梆梆的规矩,连课外活动更是由校长带领学生往山上跑!摄影:邓倩萤拍摄、剪接:李贤华
是不是没有考试就是Happy School?在救恩学校(小学部),一、二年级和三年级的上学期并不设考试,也没有参与TSA评估。是不是有丰富的课外活动就是Happy School?该校校长林克忠拥有山艺教练牌照,最爱带学生通山跑,走100公里的“救恩毅行”又到香港“四极”游,连四、五、六年级的秋季旅行都是行山,上山下海都玩齐。
低年级不考试、拒参与TSA
不过,林校长却说:“Happy其实很笼统,我们重视的是Joy。”他强调Happy是外显的情绪,而Joy是令小朋友有持续地欢愉的感觉,“愿意学习、愿意探究,找到自己的兴趣和热诚,能跨过难点,获得学习的满足感”。
虽然低年级不考试,但不代表学生不用理会学业,而是学校利用了进展性评估、小型Project、功课和老师课堂观察等不同的方式,在学生不知不觉之间,已让老师了解他们学习的进度。即使高年级的考试也不是强化科目的应试文化,“考试只占一部分的分数,另外亦靠平时分”。平日的功课则拒绝重复的练习和操练,重视学生解难的能力。
林校长坚守上任校长陈梁淑贞的决定,救恩的小学生并不参加TSA评估。“TSA的目的是政府希望了解全港学童的表现,亦是让学校知道在比较下的水平”,但林校长认为救恩的学生在学术上,不论语文或数学均表现出众,亦不必要和其他学生作比较,只需要与自己比较,给予自己高而合理的期望,才是愉快学习的真缔。“始终学生应付TSA也需要时间去练习题型、少量操练,假如利用这些时间去做一些深度学习,会更为理想。”他补充说。
救恩学校的课室设计和上课时间是怎样?(按图了解)
林校长:行山不是斋行
除了在学术和课室设计上的心思,学校亦著重学生“找到自己的兴趣和热诚”。因此,除了在课余时间提供不同范畴的课外活动外,每个星期亦有一天,高年级学生们会提早吃饭,让放学前有2个多小时按兴趣,选择自己想发挥的专项。四年级的男女学生可上烹饪和针黹课程,而体育方面则可以选择足球、篮球、美式足球或是山艺一级课程,希望他们拉阔学习的层面。
“其实山艺的元素已渗入学校不同的活动之中。”林校长说。原来刚过去的10月,四、五、六年级的秋季旅行就是一起行山;领袖生活动更在学校尝试露营、在校舍3楼游绳下降;还有举办“香港全境行纪录:香港四极”,带领学生到香港东、南、西、北4个地方露营和游览;而“救恩毅行”则是分7天,和学生一起完成100公里的毅行者路线。
这么多的山艺活动,主要是因为林校长认为学生拥抱大自然是非常重要。“郊外有很多探究的机会,我们一起认识不同的树木,甚至见过野猪。”时下不少年轻人也爱上了行山,但亦时有意外发生,林校长希望学生在学校也会学到生存的技巧,而当中涉猎的团体合作、沟通协作、坚毅不屈的精神更是不在话下。“最重要是学生不再只低头看手机,多看看我们蓝色的天空,接触大自然!”
奉行正向教育 不会记“缺点”
另一个林校长积极推行山艺的原因,是学校奉行正向教育。他发现运动和行山,均能令学生的健康和心灵也更为健康。
除此以外,学校亦沿用正向的赏罚制度,学生做错了,不会被记上“缺点”或“大过”,而是让学生知道有后果,“you make it, you fix it”,例如他们与同学争执就要复和,让他们为自己的错误负上责任,同时也建立与他人的良好关系。林校长说,学校的名句是“it’s ok to make mistake, but I learn”,“学生在学习之中有高期望,学校有高支援,他们有自信、有亮点,愿意挑战自己,在学习上拥有满足感,自我形象正面,小朋友去到咁,你仲想点呢?”他笑说。
未来发展:让课程跟着学生走
感觉已经很快乐的救恩学校,未来有更多“快乐元素”。林校长认为,现时的教育制度是“学生跟着课程走”,学生要同比龄去追赶“应有的”学习进度,“但其实每个学生的才能也不一样,四年级学生也可以比六年级游泳得更好更快,学习的才能不一定和年龄有关”。他希望调整学校的时间表和空间,也和老师配合,让课程更有弹性,让学生在学习上更自主、更灵活,“例如在数学课,同学可以参与更高年级的课堂,不再以年龄去分班”。
另一个林校长的目标,是让学生在学校也能和世界接触,故他举办了不少游学团给学生参加。“在11月刚去了四川卧龙,帮忙照顾大熊猫;暑假则去西伯利牙发掘长毛象化石;即将会去俄罗斯科学站等等,和世界各地的人们交流、学习”。而学校亦会接待其他国家的孩子,如非洲的学生,以及即将到港追寻候鸟的科学家和学生。“他们会一同上课,也会住入学生的家中。我希望建立学生和世界之间的有机结连。”林校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