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选举|秘密会议环境大揭秘!枢机主教擡头就是米高安哲罗真迹

撰文: 梁嘉欣
出版:更新:

【教宗/梵蒂冈/米高安哲罗/米开朗基罗】昨日(5月8日)罗马时间傍晚6时,一缕白烟终于从西斯汀教堂(Sistine Chapel)烟囱中袅袅升起,全球十几亿天主教徒悬着的心也随之落定。这象征著,经过为期两日的秘密会议(Conclave),133位枢机主教在多轮闭门投票后,成功选出了第267任新教宗。

2025年5月8日,新当选的教宗良十四世(Pope Leo XIV)、美国枢机主教普瑞弗斯特(Robert Prevost)在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的阳台上向民众挥手。(Reuters)

最终,69岁美国枢机普瑞弗斯特(Robert Prevost)脱颖而出,成为历史上首位美国出生教宗,取名良十四世(Pope Leo XIV)。

2025年5月7日,梵蒂冈展开新教宗选举,枢机主教团于西斯汀教堂内。(Sistine Chapel)。(Getty)

本次秘密会议历时两天,是自1900年以来第五次仅用两天就选出新教宗。在会议期间,西斯汀教堂从人山人海旅游胜地,瞬间变身为戒备森严“围城”,禁止一切外来窥探。枢机主教们进入教堂前,还需在他们暂住的圣玛尔大之家(Domus Sanctae Marthae)交出手机,直到选举结束才能取回。被“锁”在密室中的他们,除了投票、祈祷、讨论,还能看到什么?

2025年5月7日,梵蒂冈展开新教宗选举,枢机主教团于西斯汀教堂内。(Sistine Chapel)。(Getty)

秘密会议在西斯汀教堂举行,这本是梵蒂冈宫殿一部分,由教宗西斯笃四世(Sixtus IV)于15世纪末下令建造,后来成为教廷礼仪与教宗加冕核心场所。而这个教堂最有名的,莫过于由米高安哲罗(Michelangelo,米开朗基罗)所绘制之天花板与祭坛墙壁画,也就是大家熟悉的宗教名作——《创世纪》与《最后的审判》。

向上看,就是米高安哲罗《创世纪》

133位枢机主教一踏进西斯汀教堂便能看见米高安哲罗《创世纪》(Genesis)系列壁画。(Getty)

一踏进教堂,最震撼便是那块天花板。133位身穿红袍的枢机主教,擡头已能看见米高安哲罗在1508至1512年间,耗费四年心血,在数十米高穹顶上挥洒出的《创世纪》(Genesis)系列壁画。

米高安哲罗,〈创造亚当〉(The Creation of Adam)

天花板中央九幅巨型壁画,横跨创世、伊甸园、洪水等经典圣经情节,生动描绘旧约核心故事,气势恢宏。其中最为世人熟知的,无疑是《创造亚当》(The Creation of Adam):上帝与亚当指尖即将触碰,象征生命的火花瞬间诞生。想必每位枢机主教目睹此景,都会感受到一份沉甸甸使命感。

除了《创造亚当》,还有《大洪水》、《原罪与被逐出伊甸园》等场景,贯穿创造、堕落、惩罚与救赎等主题。这些壁画或许会让选举中枢机主教反思教会的悠久历史、所面临挑战,以及未来方向。

望向祭坛,直面《最后的审判》

米高安哲罗(Michelangelo)《最后的审判》(Getty Images)

而当枢机主教们面向祭坛时,眼前就是米高安哲罗另一幅震撼巨作——《最后的审判》(The Last Judgment)。 这幅壁画诞生于1536至1541年,与《创世纪》相隔超过二十年,画风转为严峻,充满末日审判的威严和张力。

米高安哲罗(Michelangelo)《最后的审判》(Wikicommons)
米高安哲罗(Michelangelo)《最后的审判》(Il Giudizio Universale,局部)

画面中央,基督高举右手,准备审判众生,左手则指向自己的伤痕,提醒世人祂为救赎付出之代价。圣母玛利亚侍立一侧,神情怜悯。四周环绕著众多圣徒与殉道者,有些甚至手持自己殉道时刑具。

《最后的审判》局部,圣巴多罗买 (St. Bartholomew) 手中提着自己殉道时被剥下的皮肤。(Wikicommons)

例如圣巴多罗买 (St. Bartholomew) 手中提着自己殉道时被剥下的皮肤,而那张人皮上面容,据说正是米高安哲罗本人自画像。

《最后的审判》局部,天使吹响审判号角。(Wikicommons)

画作下方,天使吹响审判号角,死者复活,善者升天,恶者则被魔鬼拖入地狱,场面壮观,发人深省。

这幅画对每一位选举者来说,是一份最直接提醒:选出新教宗,不只是宗教或政治任务,更是面对上帝审判、对历史与信仰负责的抉择。

《最后的审判》曾因过于裸露引起过争议(Getty)

有趣的是,这幅画当年也引起过不小争议。因为米高安哲罗画得太过写实,甚至让圣人们“全裸上阵”,引发教廷不满,最后还要加上“遮羞布”修饰。即便如此,画作张力至今无人能敌,让每一位参与者都意识到手中选票的份量。

除了米高安哲罗两组焦点壁画,西斯汀教堂两侧墙壁还装饰着多幅十五世纪文艺复兴大师名作(Getty)

除了米高安哲罗两组焦点壁画,西斯汀教堂两侧墙壁还装饰着多幅十五世纪文艺复兴大师名作,如波提切利(Sandro Botticelli)《基督的试探》(The Temptation of Christ)、佩鲁吉诺(Pietro Perugino)《基督将钥匙交给圣伯多禄》(The Delivery of the Keys)、基尔兰戴奥(Domenico Ghirlandaio)《召唤首批宗徒》(Vocation of the Apostles)等等,共同营造出一个神圣且富有历史感空间。

梵蒂冈博物馆推出VR游览,让世界各地人士可参观到博物馆的珍藏及7个虚拟展馆。  (网页截图)

如果你对西斯汀教堂的壁画感兴趣,暂时又无法亲身到梵蒂冈朝圣,不妨登入梵蒂冈博物馆官网,体验360度虚拟导览,细细欣赏这些人类文明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