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清 却听得到 社企iSee冀助视障人士改善生活细节
不少人一心写app,以为卖创意求发达,但有两位90也在写app,不过他们却深知这次创业应不会发达,因为他们的本地目标客群再多也只得约8万人。甘于放弃安稳的工作以用心写app,缘于他们一心只想改善视障人士在香港的衣食住行状况,让他们无需再“盲摸摸”地生活。
“失明人士一般会戴墨镜和用盲人杖,比较多人愿意帮他们;视障人士却不是全盲,(外观)看起来正常,但一旦需要请路人帮手,别人会以为我在骗人。”21岁的阿T因眼疾,致视力仅剩1成,不过他没戴上眼镜,眼睛也如常人无异。如此坚持,只因他不想被人标签为“残疾”,反而造成种种生活不便。“睇上去好人好者,但睇餐牌要用放大镜,或者要哄埋块面到睇,其他人就觉得我好怪,我又没可能请侍应读全部菜色给我听。因为我看似正常,假如我突然请人帮忙,也很难解释。”阿T幽幽地说。
由于两人在大学时均修读电脑系,毕业后顺理成章地当了打工仔,然后彼此上班的位置又巧合地相距不远,所以他们经常一起午餐,并谈起自己的创业梦。打了一年工,储了一些本钱,他们凭着“我后生,仲输得起”的信念,毅然离开舒适圈,实践创业的念头。
“我留意到台湾有同类型(改善视障人士生活)的app,所以在开发iSee前还特意飞去当地,拜会研发那个app的创办人。他十分支持我们的创业理念,亦提供了不少意见。”有前辈的加持,Michael和Ching便尝试把计划书投给数码港以申请“创意微型基金”,结果成功获得一笔10万元的种子基金,并成立初创公司iSEE,一口气编写了3个app:iMenu、iMoney和iNews。
iMenu-电子菜单,以新界、九龙及香港岛作区分。程式会朗读用户所选餐厅的餐牌菜式及相应价钱。
iMoney -电子辨识钞票服务,用户为钞票拍照后,程式会辨识及朗读出钞票的面值。
iNews -电子新闻,点击新闻标题,程式便会自动朗读相关内容。
两位IT人写程式难不到他们,但程式以外却全是新挑战。“所有事都要一脚踢,除了程式设计,还有外观设计、公司营运管理、会计等,每天一睁开眼都是想着如何面对我未接触过或不熟悉的东西。”Michael说。所谓“出外靠朋友”,他找来2位好友潘展宏(John)和谭皓元(Yuen)帮忙做业务拓展和客户关系的工作。
创业半年,起始基金已花得七七八八,但程式仍有不少改进空间,幸而3个程式的人力资源和营运成本都很低,尚能让他们坚持信念,发挥创意。Michael坦言在创业伊始,身边很多亲友都不理解他的决定,“问长问短,话我做啲赚唔到钱嘅事”。他心知他面对的香港市场只有约8万人,不过他和团队的目光却不止于此。Yuen说:“我希望有更多机构和食肆与我们合作,第一步是增加程式的资料库,然后参考台湾的营运模式,让餐厅可以在程式内卖广告、提供优惠,甚至利用我们这个平台聘请视障人士做神秘顾客等。这不但能令程式有足够资金支持以继续营运,更能协助视障人士就业。我们最大的目标,是把程式推到香港以外的华文社会,例如内地、台湾、新加坡及马来西亚等。”Michael又指他尚有10多个协助视障人士的程式计划,例如帮助他们“衬衫、扮靓”等,期望在日后能进一步研发及推出市场。
iSee网址:按此
使用iSEE app小技巧:
现时的智能电话均设有“辅助功具”,iPhone是“Voiceover”,而Android则是“Talkback”。
只要开启以上功能,点一下程式便可读出文字,点两下即可开启功能。
可在“设定”调校阅读速度,切合每位用户的聆听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