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勋“4大心态”管理辉达30年!“一方法”令公司从没派系纠纷
芯片大厂辉达(NVIDIA)的创办人黄仁勋,不仅被外界尊称为“AI 教父”,同时也是科技业在任最久的行政总裁(30 年)。他乐于分享公司业务,更表示自己做着一份非常有趣的工作、被优秀的人群簇拥着。黄仁勋作为创业家、经营者,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之处?
拥抱失败|让受挫的经验为下一个产品铺路
黄仁勋将拥抱失败的工作态度融合到企业文化中。辉达创立于 1993 年,当时处于 3D 游戏的萌芽期,绘图芯片市场尚未成熟,产品竣工才发现无法安装到电脑的硬体,是极有可能的。1995 年,辉达的第一个产品 —— 显示芯片 NV1 推出后与微软系统不相容、无法打进主流市场,即为当时大环境的一例。辉达也因此面临倒闭危机,必须解雇 7 成员工。
眼见只剩 6 个月的营运资金,黄仁勋告诉剩下的员工,他们将转往微软的系统格式发展,随即将资金挹注到下一代产品上。回顾这段历史,他也坦承是场豪赌,但他坚信辉达团队的研发能力,后来促成了首个一砲而红的产品“RIVA 128”(NV3),短短 4 个月销量超过 100 万颗,一举让辉达在纳斯达克(NASDAQ)挂牌上市。
在 2022 年末 OpenAI 开启 AI 风潮以前,辉达一直在不同领域试图开辟自己的战场。例如,在 2010 年前后曾想卖手机芯片给苹果(Apple),但苹果决定自行研发。辉达也曾野心勃勃的带着 Tegra 处理器,尝试进军手机市场,不料芯片耗电快、过热,且无法直接套用在手机上,需要再搭配其他家的零组件,辉达于是果断退出,去寻找下一个市场。退出手机市场的 Tegra 处理器,则转往应用在自驾车跟 VR 眼镜上。
黄仁勋拥抱失败,但并非不计后果、盲目冲撞,他指出要去盘点失败的机会成本,“你必须意识到甚是你拥有的稀缺资源,”例如辉达的资源就是有限的杰出工程师,在开发新专案时,就要思考如果出错了,现有人力能补救到甚么程度?这次失败是否能对下一个产品有所启发?
真正带给我们骄傲的是我们做过,以及正在做的事物本身。
相关文章:进步|成功人士怎炼成?关键在他们每天花4小时 做5件你不做的事
时间管理|用“意义”为任务排序,首重与客户、员工对话
黄仁勋要管理员工数近 2 万 7000 人的辉达,且在步调紧凑、环境迭代的科技业一做就是 30 年,目前矽谷没人能超越,不少人好奇黄仁勋是如何做时间管理的。他筛选任务的原则是先厘清“公司最终要做的事情是甚么”、“意义何在”,接着要“花时间在对公司有长期效益的事”。例如,他很热衷于跟顾客谈论卖某项产品的意义,并听取其意见。他认为深入了解客户的问题并解决,是辉达研发的根基,也是最有价值的工作。
他也会花大量的时间跟员工沟通,自曝一天会传上百封信给员工(通常都只有简短的文字),且待在员工餐厅的时间多到令人意外。和员工对话能让他真正掌握第一线的产业动向,他认为对领导者而言,这些例行沟通才是对公司发展有意义的事,而不是喊口号跟频频在媒体亮相而已。他也鼓励所有员工透过电子邮件向他发送他们当前脑海中“最重要的 5 件事”。每天早上,他都会花时间阅读大约 100 封这类电子邮件,以确保他了解公司的实际情况。
相关文章:成功|要进步不是靠口号!克服7大“EQ杀手” 事业才能另闯高峰
产品开发|执行胜于空想,产品一做好就赶快上市
在产品开发上,黄仁勋的原则是“执行简单想法的能力,比拥有无法践履的伟大蓝图更好。”他回忆,有一次产品完成时,工程师问他为甚么不多加几项功能,他选择了先上市竞争。
这并不是因为公司没有能力做出更多功能,而是他明白科技业无非是在抢速度,若要等到一步到位才推出产品,或许已经被同业甩了好几条大街,辉达需要的是直接了解市场反应,并逐步调整。“我不需要一夕之间改变世界,但我知道我将在未来 50 年改变世界”他进一步解释,在科技商战中,关键在于是否能长青。
团队协作|扁平化管理,副总裁到新人都同坐一间会议室
“派系”这件事在辉达是不存在的,黄仁勋采取扁平化管理,他有多达 40 名直属下属,不做一对一面谈,更倾向于透过团队会议,让员工能直接知道资讯。
辉达的会议是从副总裁到新进员工都能坐在同一个空间,讨论的不是计划,而是公司整体的战略方向,目的是集结所有人的智慧和专业知识,共同制定未来赛道。
鉴于 AI 的快速发展,适应能力成为企业重要的优势。黄仁勋说辉达“不制定长期计划”,而是根据不断变化的业务和市场状况重新评估策略,或许就是这种开放性与灵活性,使得辉达能持续创新,并在业界保持领先地位。
相关文章:成长|死做烂做只令你持续庸碌 前5%职场精英都有这20个做事习惯
向黄仁勋学思考,从这些问题开始
创业至今,黄仁勋习惯用“第一性原理”(first principle)来思考,意思是把问题还原到最原始的样貌,不受他人经验束缚,根据已知的事实进行推理。以下是他如何将第一性原理应用在各种场景:
关于创业的几个提问
在创业初期,黄仁勋想做应用于电脑游戏的3D绘图芯片,但他深谙市场上可能潜在着类似的想法,“开始一件事之前,都要假设自己不是唯一有这个主意的人,”以这份戒慎之心,去检视自己的目标。
1. 社会存在甚么需求?
2. 我可以解决甚么问题?
关于竞争的几个提问
辉达身处一个技术驱动的行业,要真正了解产业动向,永远都要从这个核心出发,他会问这3个问题,厘清自己的公司定位,就不怕在同业中迷失。
1. 产业的本质(基础技术)是甚么?
2. 自己的产业想要有甚么样貌?
3. 如何打造这个样貌?
关于人才的几个提问
黄仁勋强调辉达最大的资产,就是汇集一群卓越的人,彼此砥砺前行。这也关乎辉达严格的用人标准,他在面试时会考虑以下3个特质,并透过接续的问题观察。
1.有“爱上”某件事的能力:观察面试者是否能对喜欢的事情侃侃而谈。
2.抓住机会和犯错:人生中最大的失败经验是甚么?如何处理?
3.富有好奇心:黄仁勋会请面试者教他一件事,并讨论这件事的做法,有好奇心的人可能会反问“如果试试看这个方法如何?”,反之则会在一开始就否决说“这个方法绝对行不通”。
【延伸阅读,更多值得参考的成功之道】
你比成功人士更不懂何谓失败?有这4种特征 注定你是人生失败者
成功|自觉已很努力?6个处事态度 看出成功人士层次与你的差别
【本文获“经理人”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