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E历史科|教育局斥中日关系题四宗罪:勉强评分会发出错误讯息
上周四(14日)开考的文凭试历史一条涉及1900至1945年中日关系题目惹起争议,据了解,考评局决定取消该题。立法会教育事务委员会下周一将举行特别会议,讨论文凭试拟题机制。
教育局今日向立法会提交文件,指出题目有四大问题:试题资料容易误导考生、不宜以开放式题型提问、设题方式未能符合课程及评估指引、无法设计评分标准。
局方指,相关历史事件已有主流史观,在中学历史课程中可争辩的空间极少,质疑“没有另一个分析结果的议题”,是否适合用开放式题型提问;“如勉强评分,会对历史教育发出一个错误的讯息,令学生以为历史教育的精髓只在于强辩。”
立法会教育事务委员会下周一将举行特别会议,讨论文凭试拟题机制,教育局局长杨润雄、考评局秘书长苏国生等将会出席。消息指,考评局昨日举行会议,决定取消占8分的文凭试历史科2(C)题目,即要求考生利用参考资料及所学,回答是否同意“1900-1945年间,日本为中国带来的利多于弊。”
批设题方式未能符合课程
教育局今日向立法会提交文件,详细解释局方对该题的看法,批评该分题涉及“四宗罪”,包括提供试题资料容易误导考生、设题方式未能符合课程及评估指引中的宗旨及目标、不宜以开放或题型提问、以及无法设计评分标准。
局方在文件指,该题以“利”“弊”分析中日1900-1945期间发生的历史明显不合适,加上两份参考资料有很大机会误导考生,已经“没有可能为该题设计一个有意义的评分方法”。例如“利”、“弊”均衡分析是否应得到高分、“有弊无利”的答案涉太“一面倒”会否只取得低分等。局方指,“如勉强评分,会对历史教育发出一个错误的讯息,令学生以为历史教育的精髓只在于强辩。”
再批试题资料不完整、超越学生对史实认识
教育局再次在文件中批评题目引用史料不完整,极有可能引导学生作出错误的演绎,更可能对历史事件建立错误的理解。
两份试题资料分别是“资料C”,取材自日本法政大学校长梅谦次郎1905年出版的文章,提到清国人范源濂请求日本法政大学,协助快速成立课程,让清朝学生可派遣留学。局方在文件中指,日本政府当时想透过接受清朝学生留学,培植一个亲日中国社会精英层,认为“资料C”本身并非一个十分确切“利”的立场,若显示为“利”的立场并不稳妥;若显示为“弊”,对考生则太艰深。
另一篇为“资料D”,取材自黄兴于1912年1月写给日本政客井上馨的一封信,和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与三井财阀于1912年2月签订的一份借贷合同。
局方批评,当中涉复杂史实,资料的引文并没有列出全部借贷条件,而背景亦涉及日方对华的经济侵略,但资料D内容“容易令学生以为日本贷款给临时政府是一件好事,帮助了新政府”,并在答案中利用以佐证日本对中国有“利”;又指在课本内涵盖该历史事件只有“一言半语”,一般不会详细或以“利”“弊”的角度论述,认为资料要求对历史事件的认识超越学生应有水准,其片面及具引导性的资料会令考生有所误解。
教育局:等同在受害人伤口上撒盐
局方又批评,题目以“利”多于“弊”作分析,不但偏离史实,更有违课程理念。局方指,日军侵华暴行不可能以所谓利益作出合理比较,考题提问的方式缺乏同理心,“等同在受害人士的伤口上撒盐。”
局方指,题目设定虽然属开放式题型,但相关历史事件已有主流史观,在中学历史课程中可争辩的空间极少,质疑“这一类没有另一个分析结果的议题”,是否适合采用开放式题型来提问。
叶建源:取消试题打击文凭试公信力
叶建源对考评局要取消该试题的决定表示遗憾,并要谴责当局作出此决定。叶认为该题讨论1900-45年中日关系的题目“无特别大问题”;他又认为,取消试题是对香港考评制度造成冲击,同时打击文凭试公信力,亦是对学生不公。
叶建源又提到,不少教师和校长都解释过,该问题是要求考生以认识的日本侵华史实胪列出来,并非引导学生或美化日本侵华史实。他又引用一项意见调查,指97%受访历史科教师反对取消相关试题,认为取消试题会破坏香港既有的考评制度。
教联会:支持取消试题 机制能公平评估考生能力
教联会就表示,支持考评局取消该试题,并重申有关题目误导考生,令他们批判不具争议的史实,题目运用利与弊比较及分析,伤害国民感情,不符课程目标,有违专业,损害考生利益。教联会又指,过去考评局亦有试题因未达有效评估考生能力而决定取消,认为取消题目有先例,反映机制能够公平评估考生能力,将对考生影响减至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