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城・泰国史】神婆撮合嫁港两渡死城劫灾 芳姐:97前乜都好
芳姐的同心泰国菜馆在打鼓岭道花园旁开舖近20年,她见证机场搬迁,一夜之间,九龙城如同死城。到底见惯变迁,她打从心底不会留恋——不论是从泰国嫁港、在九龙城建立生意王国,到今天启德发展带动九龙城区重建。她当然觉得可惜,同时心里已计划好,重建来时,便回泰国继续做生意。
“我不是留恋的人。不值得,不是你的,你在九龙城的舖位,买回来一样会被人收购。不如去试新的,或者会更好。”她说。
(此为【九龙城】专题系列之五)
摄影:高仲明
“最初阿姑说接待我们去香港,谁知摆了个阵,我阿妈都蒙盛盛,不知是相睇。”
“爸爸说,别理你阿妈(叫你嫁到香港)。他从来不愿意勉强我,说这句我反而想,算数,OK。”
香港亲戚做媒人 “为帮轻阿爸生意便嫁来”
男的带她去油麻地永安公司行街,她给弟弟买太阳眼镜,“他帮我付钱,我说不行!三唔识七帮我畀钱?可能他那时觉得我是好女孩。”妈妈一直怕她嫁不出,泰国那时保守,觉得女人30岁嫁不出不是好事,两母女回到宾馆便频频落嘴头:“你刚才是相睇,你嫁来香港吧。”
对于嫁来香港,芳姐没什么强烈意愿,她一贯爽快:“来也没什问题吧?来了肯定不会饿亲。阿妈知我够胆。”泰国那役水浸后,家里工厂一直生意低迷,妈妈唤她帮帮忙,说礼金也有两万多元,反倒是爸爸远洋电话里一句让她下定决心:“他说,别理你阿妈。他从来不愿意勉强我,说这句我反而想,算数,OK。”
“话我懒,唔做嘢。她阿叔说泰国人,千几蚊礼金就找到个老婆。有一次她说,你等分家咩!我个句又识听㖞,我就走。”
25年打滚成九龙城老板娘
在泰国、香港各摆了一次酒,正式过异地生活。芳姐丈夫也是潮洲人,家住上海街,在油麻地经营粉面舖。姑姐不喜欢泰国人,乘她听不明白广东话,在她面前说难听说话:“话我懒,唔做嘢。她阿叔说泰国人,千几蚊礼金就找到个老婆。有一次她说,你等分家咩!我个句又识听㖞,我就走。”芳姐说,当时很多泰国过埠新娘,家婆刻薄、回乡又没脸;嫁得好的有,嫁得不好的跳楼自杀也有。“人在异地不习惯啊。那时什么故事都有。”
“以前有个同乡话,阿嫂,你趁低迷开舖啦,九龙城是福地。机场驳来启德道的桥造好了,好多泰国人会来这边九龙城,人很多。”
“九七之前乜都好,每一行都好,飞机日日飞,几万人人流在机场,九龙城间间舖爆棚。机场最后一日,我看着香港人来影飞机。十月一日,一落千丈,整个九龙城变死城,没人。”
机场迁出后一夜死寂 “九七之前乜都好”
现在天桥断了,机场也拆迁,菜馆能收支平衡已经很好。“九七之前乜都好,每一行都好,飞机日日飞,几万人人流在机场,九龙城间间舖爆棚。”芳姐坐在城南道指住天空,“机场最后一日,我看着香港人来影飞机。十月一日,一落千丈,整个九龙城变死城,没人。”后来友谊也因争拗而拆伙,2000年她接手朋友的同心泰国菜馆,在前舖卖杂货,阁楼偷偷卖鸭肉河、猪杂河,也卖些泰国家乡药膏,在九龙城继续见证香港大事,“2003年沙士,搭飞机返泰国得我同老公”。
即便如此,九龙城由留守的泰国人筑起了社区网络,他们住入旧唐楼,在地舖开店,令这旧城区未有陷入死寂。芳姐的生意也做得不错,同心泰国杂货店从曼谷即摘新鲜蔬菜送到香港,出货给九龙城的泰国餐厅,“有客落单便跑来买,近嘛,买蛳蚶、椰菜苗,我们的货靓呀,又处理好,他们可以即煮。”她的货品,也卖给泰裔和华裔街坊,“最受欢迎是我们自制的海鲜酱、咖哩和芒果糯米饭。有些熟客帮衬廿几年,香港客也很多,在泰国旅行食过返寻味。”
芳姐坐在舖前,见人便打招呼。“开舖很忙,日子有些寄托,很不错。”
千禧年代末泰人家庭问题多
如果说芳姐是九龙城区发展以来的赢家,扎根社区逾十年的基督教宣道会泰人恩福堂及服务中心,看到的则是千禧年代末泰人社区另一面。传道人黎李翠玲在泰国宣教12年多,回到香港决意要为泰国人服务,她在现在已因启德发展而变成地盘的世运公园跟泰佣聊天,请他们到太子道的泰人恩福堂学中文,学习本地文化。恩福堂2007年购入沙浦道的2,100呎单位,位处市建局今年二月宣布重建的范围之内。
“泰国女性来了几十年,没朋友,华籍丈夫比较大男人。”
“人在异地,没朋友,语言不通,是很凄凉的。”黎李翠玲说。他们是全港唯一主责服务泰国人的社福中心,主要为九龙城有需要的街坊提供医疗、教育和社福等帮忙——泰人因语言不通,不敢看区内义诊;泰港教育文化不同,家长和子女时有期望落差;因为语言泰人也很难接触社福资源。“泰国人文化比较内聚,他们只会跟同乡分享生活,这个空间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家。”
他们跟泰人相处多年,看到文化差异带来的家庭纷争和异族婚姻难题,黎说:“泰国女性来了几十年,没朋友,华籍丈夫比较大男人。”泰人不习惯做“社福机构的会员”,他们更加依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由同乡介绍信任的人帮忙。黎李翠玲试过凌晨两三点接到街坊致电求她帮忙,上楼发现泰籍丈夫打到老婆流血又想吃药想要自杀,她立即报警。“要24小时on call。”
“一㓥十也有。租金贵了很多,人来的,香港这样下去真的不行……住得太细,很容易出事。”
重建来了 泰教堂:要考虑当区需要
香港的房屋问题在众多政策低下成了死局,至近年愈演愈烈;受罪的是基层,较难获得资源的少数族裔更甚。泰人住的单位愈㓥愈细,“一㓥十也有。租金贵了很多,人来的,香港这样下去真的不行……住得太细,很容易出事。”黎说。九龙城旧楼多,自启德发展和沙中线以来已吸引许多地产商买地重建,恩福堂身处大厦如今也要重建,改建为中小型住宅和地下广场。受影响的泰裔街坊很担心,问他们何时要搬?可以搬去哪里?租金如何?“我们便慢慢解释。”黎说:“但我们搬也不知去哪里,政府赔偿也不知能否买过新的地方继续服务。”
前线社工林翠薇说,如果发展打散九龙城泰裔社群,很难再如以往集中他们,令他们生活不顺时感觉有懂泰文的人在身边。“这不是冷冰冰的中心,这里办的语言班、功课辅导班等聚集了小朋友,又聚集了家长一起煮𩠌。”她说:“希望政府不是只一方面收楼、说赔偿,另一方面也去了解这区服务对象的真正需要。”
“香港就是一鸡死、一鸡鸣”
2003年,芳姐舖位租金大约二万元,今天已经加到九万元。“一加两万、三万元。业主说原因是‘市道系咁,个个都加’。你要睇市道,不是逼死租户的嘛!但香港是这样,一鸡死、一鸡鸣,好得意。”她说:“有客都唔怕加租,不过旧年蚀钱。”
是住惯了,有感情,怎会不亲切?但做不下去也要走,难道站在街上哭吗?我不是留恋的人。不值得,不是你的,舖位买回来一样被人收购。不如去试新的,或者会更好。
“这区楼都旧了,讲真,发展是好事。”她对发展没大感觉,只觉得样样得个讲字。“邮轮拍板,根本都冇。地铁建好,我都回家了。旧机场20年,做到什么?”手指指向即将重建的启德道,她一直建议在九龙城发展泰Town,但未成事:“这边拆、那边拆,我猜我这条街是第四期发展,一幢一幢来,是不是?”
她眼中的泰二代对九龙城感觉不太强烈,留守的第一代也老了。她赞成年轻人出外去闯,说政局混乱小市民没着数。“我不担心重建,快点来收,我光荣退出。可能去别处更好呢,我在泰国很多事做,有两份生意,做贸易,不需要在香港。”问道九龙城小曼谷消失不可惜吗?“是住惯了,有感情,怎会不亲切?但做不下去也要走,难道站在街上哭吗?”芳姐说。“我不是留恋的人。不值得,不是你的,舖位买回来一样被人收购。不如去试新的,或者会更好。”
【九龙城】专题系列报导,详看:
【九龙城・重建】小曼谷恐消逝 市建局落区一句话伤尽泰国居民心
【九龙城・重建】无不散筵席?友谊泰菜馆老板:以为发展好点知…
【九龙城・重建】重建18年首设六种语言 少数族裔输在起跑线?
【九龙城・泰国史】70年代过埠新娘起革命 融入小潮洲蜕变小曼谷
【九龙城・泰国史】神婆撮合嫁港两渡死城劫灾 芳姐:97前乜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