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照顾者2】欠儿童社区支援服务 致精神压力世代相传?
阿冰为了生晓晴,怀胎十月停用精神科的药,“说到尾也觉得是毒药……”如此反复作呕,迎来小生命,却陷入荷尔蒙变化的抑郁漩涡,三个月后逐渐好过来。后来怀上儿子卓卓,她吃医生宣称比较安全的药,漩涡再度来袭,今趟足足灰了三年。这段时间,6、7岁的女儿晓晴成为了她的支柱,但阿冰也很怕,那么小的身躯能承受几多?
(此为未成年照顾者报导之二)
(上文提到,有精神压力的妈妈阿冰把所有开心不开心都告诉晓晴,而晓晴则适时要负起照顾妈妈和幼儿弟弟的责任。逐渐,她收起自己的情绪,努力表现得比妈妈更看透一切。)
跟同学说是浪费口水,他们不会明白。我有做双面人的目标,常说笑话的另一面是什么都不说。
未成年照顾者在边缘的边缘
在学校,晓晴宁愿跟朋友讲自己最近学煮了什么𩠌,难道跟十岁的朋友说我阿妈有事我得照顾全家吗?“跟同学说是浪费口水,他们不会明白。我有做双面人的目标,常说笑话的另一面是什么都不说。”
照顾者议题在近几年受公众关注,但政府仍然未有资料统合这些照顾者的人口特征,我们只能从旁推敲这些人的多寡。2014年,203,700名残疾人士和175,600长期病患者表示自己有人照顾日常生活,两者各自有约三成照顾者为其子女或后辈。
15岁以下的照顾者,在边缘的边缘。以精神病患及康复者的社区支援服务为例,精神健康综合社区中心(ICCMW)对于照顾者的支援,预设为成年人,限15岁以上人士。
阿冰本来在浸信会爱群社会服务处(爱群)有定期见社工,她想找人帮自己的女儿清走情绪垃圾,否则只会揽埋一齐死。爱群为6至15岁孩子提供辅导服务,但社工每次家访亦感觉到晓晴不想说家中的事,只能以游戏或艺术方式引导她尝试多讲。今年爱群服务的青少年情绪健康个案,大约有307个。
“Stand By U 结伴成长计划”是浸信会爱群社会服务处的精神健康综合服务中的小家属支援计划,特别为6–15岁的儿童及青少年而设。服务主要以师友计划、亲子活动、艺术治疗等,辅导这些特别压抑自己、逼自己快点成熟的小朋友纾解郁闷。
子女或者表现很正常懂事,仍需要成人定时听他们说话。否则小孩可能以为自己必须收藏情绪,不应为家人带来麻烦,有机会发展成情绪问题。
精神压力在“家”这密室中循环
晓晴快要升中,阿冰曾因自己病史令卓卓被幼稚园拒绝面试,一连串的挫折让她又陷入无日无之的担忧。“他们那么小,读不成书照顾不到自己,嫁不到好的,一世好悲哀……”然后原点是想到自己,阿冰一直觉得抑郁始于原生家庭,恶化于后来不如意的婚姻。
爱群在2015至2016年跟香港教育大学访问了260位精神病康复者及他们的一个18岁以下的子女,研究发现家长焦虑征状较高,他们子女在认知学习、朋辈社交和行为纪律方面有较多问题。他们认为,焦虑的家长容易以高压手段去管教孩子。这些孩子则较多情绪、自律和高度活跃的问题。晓晴也被认为有过度活跃及专注力不足问题(ADHD)。
2013年,“生命热线”发布研究指,若有家人自杀,家属寻死的想法高达17%。精神压力在家这个密室中循环,而晓晴这样的孩子早就不是一张白纸了。
社工:小孩收藏情感 将来或有情绪问题
社工邓姑娘在浸信会爱群社会服务处工作12年,她观察到求助的父母虽不想自己的情绪影响子女,但小朋友却很敏感,见他们难过会想帮忙,表现得懂事,家长久而久之会变得需要子女的支持,换过来小朋友会觉得这种付出是理所当然的,甚至失去自己。
她觉得除了寻找社工机构帮助,成人和小孩互相扶持也能帮上忙,但这种扶持是双向的,成人只需子女做合乎年纪及能力相当的责任;至于关于成人世界的苦恼,成人也不要强行负担,可以跟子女提出自己能主动找其他成人支持自己,并避免未经过滤全盘向小孩吐苦水。
“子女或者表现很正常懂事,仍需要成人定时听他们说话。”她说:“否则小孩可能以为自己必须收藏情绪,不应为家人带来麻烦,有机会发展成情绪问题。”
生活是填很多表、买很多餐𩠌,这些是真正而实在的事,和社工倾也解决不到的,一个妈妈在其中会没了自己,要放弃很多。
生活是填很多表、买很多餐𩠌
人可以同时是照顾者也是被照顾者。活到今天她靠的是不停找人倾诉,社工、心理医生、令时间好过点。但这么多年来,阿冰照顾完爸妈照顾子女,40年来的生活是填很多表、买很多餐𩠌,“这些是真正而实在的事,和社工倾也解决不到的,一个妈妈在其中会没了自己,要放弃很多。”例如她学过的化妆和时装设计。
“活到痛苦到无法形容,便去码头发呆一天。我有想过如果找到合适的人照顾他们,我真的可以走佬,好想,我好想为自己试试,感受自己。”但两个仔女是她的锱,她还想再坚持多一会。
晓晴对于访问是真的没所谓,她专注的是手上一条织给卓卓的小颈巾。在阿妈暂离访问的时间,她说她也有过开心的时间,就是阿爸不在时和阿妈玩UNO至深夜,她一直很想再玩一次。我请三人拍照,晓晴抓起卓卓的手,阿冰又抓起晓晴的手。这样成了一张家庭照。
(为保护受访者及其子女,文中阿冰、晓晴、卓卓皆为化名。)
社工观察到,家中有精神困扰家长的未成年子女,往往会作不同的适应行为。但在学校,前线教育工作者其实也不易识别出这类小朋友。美国称这些小朋友为Youth Caregivers,估计全美超过130万未成年照顾者。香港情况又怎样?点击看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