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攻略.六】亲手烧砖复修鲁班庙 王鸿强:香港保育不如内地
2015年秋天,陈嘉文来到打鼓岭,报道将被清拆的客家排屋,她跟村民在大宅走了一圈,似乎未够资料写故事,便问村民:“有没有人可以讲解客家大宅的元素,或是一眼看穿这是客家大宅?”“有!”村民找来刚巧在附近的王鸿强。
摄:龚嘉盛
(此为旧建筑逃生指南系列之六)
王鸿强是古迹复修专家,先后于1980年代末、1990年代初参与故宫、布达拉宫的复修工作,回港后在父亲的鎅木厂帮忙,回归后从事古迹复修工作。他在中西区先后复修了鲁班先师庙、中区警署建筑群一幢建筑物、港大水务署职员宿舍。
如何一眼看穿旧建筑?“看建筑物料和师傅做泥水的手工已推测得到,物料不会说谎,那年代的物料就只在那年代出现。”他解说,例如青砖建筑物的历史一定超过140年,因为英军在176年前登陆香港,最初只能就地取材,请香港的潮州人、客家人用香港买到的物料如青砖、西江杉为他们建屋,几十年后,东印度公司才运货来港,在船里载了一批红砖,货物到港,同时卸下红砖,用来兴建香港大学、英皇书院等建筑物;再后来,东印度公司又在东南亚运送英木、抄木、生樟三种木材来港做建筑物的金字顶。“英木俗称油仔,这种木有油出,有油出就会较硬和排水,白蚁也不会咬烂,东南亚主要用英木来建屋,我们小时候的鸡棚和鸡笼也是用英木做,鸡笼要日日洗,其他木会霉。”
他强调,物料不会说谎,每种建筑物料都如实记载了当时的历史故事,惟有修旧如旧,用回旧建筑原本的物料与建造方法来复修,才能保存旧建筑的历史价值;相反,物料改变了,就算建筑物保存下来,我们也无从考证它的历史,也很难向学生或游客“实物实说”它的故事。
“所谓保育,就是要合乎工、质、种、形制、规格,即是按照旧建筑原本的工序、物料质地、物料种类、物件形态、造工规定来复修。这不是我想出来的,是姜怀英跟我说的。”姜怀英是已退休的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高级工程师,他们在故宫与布达拉宫的修复工程认识。这句口诀——这个信念,王鸿强一直记在心里。
既然复修古迹,就要玩尽整个过程,学习前人的技巧和智慧,如果只用现代方式来复修,不是保育。
这篇是《旧建筑逃生指南报导系列》的最后一章,你可以重温他们的故事:
上文节录自第70期周报(2017年7月24日),原文题为《 中西区的保育示范 旧建筑逃生指南》,现题为编辑重拟。
浏览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
敬请留意7月24日星期一出版的第70期《香港01》周报,各大书报摊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