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攻略.五】陈嘉文 笔录保育故事,扫走无力感
撰文: 赵晓彤
出版:更新:
报道中西区“城市考古系列”前,陈嘉文也曾报道土瓜湾宋代古井、宝云道拱桥、打鼓岭客家排屋、薄扶林旧牧场、西上环殡仪业等保育新闻。她发现,每次写保育报道,她都特别投入、特别上心,而其中记忆最深的是中西区的城市考古系列报道。
摄:龚嘉盛
(此为旧建筑逃生指南系列之五)
这其实不只是新闻,而是寻找历史真相的过程,写出来,就是最好的empowerment,一般人如果平时对于寻找真相觉得很无力,可以看看罗雅宁的方法。
她凭“城市考古系列”报道获2015年香港报业公会最佳文化艺术报道冠军。写报道时,她常常思考:这幢建筑物为什么值得我们报道?它到底有多重要?而保育价值又是如何衡量?怎样才算是好的保育方法呢?记者工作让她接触了很多保育专家,解答了她不少疑惑,但这不够,因为工作太忙,始终没有时间好好沉淀、思索,于是她去读书,在香港大学修读建筑文物保育硕士。
回想自己的成长路:小时候,因为爷爷在上环工作,她每星期都来这里跟他喝茶,走走石板街、士丹顿街,对一街一巷毫无感觉;大学时,她对中西区关注组成立、争取保育前荷李活道已婚警察宿舍一事全不知情;毕业初,她也没有参与保卫天星、皇后码头运动。许多古迹就在她的不经与不觉之间灰飞烟灭,回头,她已是《明报》记者,在报道保育新闻时,因查找资料而在文字、照片里重新认识这些擦身而过的旧建筑与保育运动。
是记者工作,扩阔了她的眼界,令她接触建筑保育的议题,并带来不少冲击:“原来从建筑、实物去了解香港的历史,才会真正感受到自己的来处。”
原来从建筑、实物去了解香港的历史,才会真正感受到自己的来处。
除了陈嘉文的故事,还有他们:
【保育攻略.一】修补卅间旧城历史 罗雅宁:市民要为社区发声【保育攻略.二】叹市建局只向钱看 庞婉仪:重建应着眼公众利益【保育攻略.三】一张旧照救回永和号 徐圣杰:自由社会促进保育【保育攻略.四】张朝敦 以政府文件质疑政府决策【保育攻略.六】亲手烧砖复修鲁班庙 王鸿强:香港保育不如内地
上文节录自第70期周报(2017年7月24日),原文题为《 中西区的保育示范 旧建筑逃生指南》,现题为编辑重拟。
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
敬请留意7月24日星期一出版的第70期《香港01》周报,各大书报摊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