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健康月2024|推动市民关注精神健康及接纳有精神健康需要人士
精神健康是近年很多人关心的议题,而市民的精神健康状况亦备受关注。为了向公众宣扬精神健康的重要性,多个政府部门和机构每年都会合办“精神健康月”,平机会亦是合办机构之一。平机会希望透过“精神健康月”的活动,唤起市民对精神健康的关注,以及加深大众对有精神健康需要和复元人士的认识及接纳,消除对他们的歧视和偏见。
撰文:平等机会委员会主席林美秀
“精神健康月”宣扬精神健康信息
由劳工及福利局与多个政府部门、公营机构及非政府组织联合举办的“精神健康月”是一项全港性的精神健康公众教育活动,活动旨在透过不同形式的公众教育及推广活动,宣扬精神健康信息及鼓励公众接纳有精神健康需要人士。“2024精神健康月”已于上月举行开幕典礼,平机会作为筹备委员会的其中一个机构,亦有派员出席,以示对活动的支持。
今年的活动主题是“连系身边人”。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保持精神健康的重要元素之一,筹备委员会希望鼓励市民大众多与家人、朋友及社区联系,在日常生活中关顾身边人及检视彼此状态,以提升大众关注精神健康的意识。在10月底至12月期间,大会推出了“区区‘心’导游”身心灵健康地区推广活动。24间精神健康综合社区中心将联同5部精神健康流动宣传车深入各区,于全港18区举行多元化活动,包括开放日、工作坊及嘉年华,在社区传播关怀的力量。
精神疾病日益普遍
近年,香港有精神健康需要的人数持续上升。根据政府的统计数字,在2020年,估计香港有超过25万人患有精神病或情绪病,普遍率为3.4%,即约每30人便有一人患有此病。医管局的数字亦显示,接受精神科服务的人数由2019-2020年度的27万人,上升至2023-2024年度的30万人。尽管精神疾病日益普遍,社会上对有精神健康需要人士的接纳程度却仍然不足,偏见、负面标签及传媒的负面报道仍然持续。
歧视有精神健康需要人士情况普遍
作为执行《残疾歧视条例》的机构,平机会尤其关注社会上对有精神健康需要和复元人士的标签及歧视。从平机会过往的研究显示,无论在职场或公众层面,有精神健康需要和复元人士受到歧视的情况仍然普遍存在。例如平机会于2023年2月公布的“对职场精神病患者的标签及歧视态度之研究”结果,发现大部分在职人士(81.7%)和有精神健康需要的人士(78.5%)均认为对有精神健康需要人士的歧视情况在香港是非常普遍或普遍。这些对精神病的负面标签和歧视态度,不仅令有精神健康需要的人士被社会边缘化的情况持续,更会窒碍他们寻求专业支援。
平机会推出处理精神健康新闻指引供媒体参考
媒体是公众理解精神健康议题的主要资讯来源,在塑造公众的认知和态度上,担当非常重要的角色。有见及此,平机会在今年6月推出了《媒体处理精神健康新闻指引》。该《指引》旨在供媒体工作者参考,鼓励他们在报道有关精神健康议题或事件时,秉持公正持平的原则,客观准确报道事件,并慎用语言和影像,借此避免污名化和负面标签有精神健康需要和复元人士。
精神健康是个人保持健康和社区有效运作的基础,没有精神健康便缺乏全面的健康。平机会将继续与相关持份者合作,提升大众对精神健康问题的了解,以及消除社会对有精神健康需要及复元人士的定型观念、负面标签和歧视,以协助他们融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