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像奖|手语传译员即席手译全过程:让聋人有平等权利享受娱乐
金像奖颁奖礼周日晚(14日)举行,电视萤幕右下角有一个小小的画面,里面有人一直用手比划着不同手势,其中一个是香港聋人福利促进会手语传译主任梁毓霖。
为了让听障人士都可享受到娱乐节目,梁毓霖在金像奖全场都用手语传译节目内容,其中在最佳电影歌曲奖的环节,她更花了大量时间,观看电影内容,并仔细了解歌词意思,设计具律动感的手语和上身肢体语言,为的就是让聋人都可有平等享受娱乐的权利,而不再只是在资讯性的节目,如新闻或立法会会议,才可观看到手语版本。
手语分两种翻译 多采取意译法因较优美、生动
手语的传译系统主要分为音译和意译两种,传译员会根据说话者的口语内容作出手语传译,在大多数情况上,传译员主要会采取意译法,按整体意思将口语句子翻译,因音译是将说话续个字译出,手语内容会较为死板,亦没有意译手语的语言优美。
但在个别情况下,传译员亦要迫于无奈使用音译,譬如在一些传译一些生僻术语时。聋福会手语中心主任陈玉娟举例指,之前在传译立法会会议时,突然听到“一带一路”的政策术语,她在当时在第一次手语传译这字眼,只好用音译每个字,在会议完结后,她便回去与其他传译员研究该怎样意译字眼意思,最后想出用手语比划出“丝绸之路”,因觉此意思更可生动地表达该意思。
双手配合身体律动 手语都可译出歌词意思、节奏
除了说话,歌曲都可用手语传译,手语歌便是专门设计给听障人士的,传译员要慢慢构思如何可将手语歌译出其律动感,譬如在比手语时,会配合歌曲的旋律,有轻重之分,或快或慢地比手语,亦会使用双手和上半身,配合身体的律动,“我哋会谂成个画面靓唔靓。”不过手语有其限制,词汇较少,或未能译出歌曲中的意境或修辞等,因此手语歌会以较轻松、简单的歌曲为主。
金像奖有最佳原创电影歌曲一奖,得奖歌手更会上台表演得奖歌,担任金像奖即时手语传译的聋福会手语传译主任梁毓霖亦会用手语传译此环节。她表示,为准备传译歌曲,在事前已看毕得奖歌曲的电影,对电影有充分背景认识,更有亲自联络电影导演,交流电影的深层意义和思想等,然后详细研读歌词的意思,最后想出能贴合电影、歌词意思的手语动作,望能用手语将听障人士带至电影及歌词的意境。
难忘曾陪听障产妇进产房产子:我直情见住BB个头出嚟
聋福会平均每月有几十至逾百宗聋人个案要处理,当中包括陪伴听障人士覆诊,用手语传译医生的意思等,陈玉娟难忘在20多年前,曾陪一听障产妇进产房产子,用手语向产妇传达医生指令,如用力、吸气等。
她指多数听障产妇都不需传译员陪入产房,但有少数情况不太好的,医生会建议传译员一同陪产,以便产妇可跟从指令顺利生产。她忆起此经历仍觉触目惊心,因她自己都怕血,“我直情见住BB个头出嚟”,这画面让她又惊又感触。
冀节目中的手语传译可更系统化 有手语传译的娱乐节目可更多
陈玉娟以从事手语传译员超30年,她透露第一份工作便与聋人有关,从此便与听障人士结下不解之缘;梁毓霖则从本身的工作退出,正迷茫时想起自己在读书时在暑假曾做过聋人义工,加上觉得手语很优美,便入行做手语传译员。
为政府立法会、新闻电视传译时,她们眼看传译员的艰辛,如经常有突发节目一有“急call”便要赶到现场传译,深感手语行业没有系统化的制度运作,因此她们建议政府可设立一“手语传译部门”专责处理需手语翻译的节目,让传译事宜可更规范化,一改以往混乱的模式。此外,她们认为除了基本的资讯性节目,听障人士亦应与平常人一样,享有娱乐的权利,她们期望金像奖是一个起点,将来可见到更多各式各样的娱乐节目有手语传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