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医院越趋重视环保节能 著重小区化供能系统助整体减排成效
新冠疫情过后各地交往越趋频繁,继早前远赴英国与各地医疗工程界交流后,笔者早前再获日本医疗福祉设备学会邀请到当地发表报告,与当地工程业界互相切磋抗疫工程做法及将来部署,亦谈起医院节能减排的工作及问题。得知原来日本工程业界有不少环保概念与本港相似,但因文化及社会环境差异,不同节能措施的应用及普及性均有所相异,故有值得本港参考及借镜的地方。
撰文:资深工程师及工程师学会前任会长源栢梁
笔者在上文曾提及,早前曾远赴英国曼彻斯特参与英国医疗工程学会周年研讨会,同场举行的大型全英医疗设施展览中,有不少医疗机构就应对气候变化分享了创新的意念及措施。笔者于本月再应日本医疗福祉设备学会到当地交流及发表报告,除了就新冠疫情的情况及措施作分享外,亦与当地相关建造业界互通了两地如何在建筑物兴建及管理上达至可持续发展的心得。
日本政府曾于2020年底宣布,目标是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当地亦在减排成果上力求达至国际标准,亦有按国际准则进行环保设施审计审定。不过,据当地业界透露,日本医疗业界面对不少全球性问题,如出生率下降、人口老化及劳动力萎缩等,加上受到天灾困扰,及早前肆虐全球的新冠疫情,当地医院等高耗能的建筑物在面对减少能源使用问题上面对颇大挑战;香港业界亦有面临同样的处境,身同感受。
透过与当地业界交流,笔者了解到当地政府虽然有推行环保节能政策的决心,但同时医院当局在实际推行时确实也遇上不少制肘,尤其面对预算及成本困局。因当地不少医院在营运时需顾及收支平衡,不少成本投入较高的节能系统或未必容易广泛应用。虽然如此,他们仍然努力推动这方面的工作,而根据当地统计,现时医院大楼的用电量较办公大楼多出2倍,而设有急症室的医院相较一般护理性医院,使用的能源亦多出30%,因此他们认为医院等能源密集型设施的碳减排举措,会被视为社会责任。
另外,当地在推行措施时,往往遇上不可预测的障碍,如因为天气变化、医院设施使用量突增及社会环境改变等种种原因,或出现能源消耗不跌反升的情况,如何去演绎节能减排的成效亦将会是双方往后持续交流的一个重要课题。
《01医务所》与资深工程师源栢梁合作,逢周一推出专栏“源途有你”,分享工程与医疗的大小事。
源栢梁一直以推动工程界专业发展为己任,是香港工程师学会前任会长。数十年专业路途,著实值得回忆,亦深信后来者或可从中领会工程专业要点所在。源途有你,就让大家一起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