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拉出柜妈妈未接纳 性小众叹香港性别教育落后:几时可向前行
香港1991年通过同性性行为非刑事化的草案至今超过30年,香港性小众社群是已感受到包容还是仍被忽视、甚至针对?作为过来人,看著性小众平权路还须不容易地一吋一吋地开辟,80后的性小众友善组织Pride Lab创作总监陈惊称,性小众很多时都希望得到家人接纳,但事实上并非每个家庭都做得到。
陈惊回想即使在中学时爸爸主动拉他“出柜”,支持他“做自己”,但后来跟妈妈争执时,她仍一气之下说:“其他人就正常,你就唔正常,其他人会结婚,你点可以结婚。”陈惊当下激动得夺门而出在屋外徘徊半晚才冷静下来。
父母不同的反应,令陈惊更加明白凡事不是必然,性小众想向家人出柜,要抱著最好的希望,同时做最坏的准备。如今,社会大环境仿佛变得开明,但落到学校或家庭,可能又是另一个故事,陈惊慨叹香港性别教育落后,如何处理亲密关系的教育等都甚少在学校讲授:“点解你唔可以喺学校变成必教呢?呢个已经讲咗好多年⋯⋯我唔知道香港几时先至可以向前行出呢一步。”
陈惊是80后,他自言在成长的年代,没有性小众会公开说话,连“同性恋”这个字词都是到中学才认识。性别多元,更加是往后多年才认识的事。陈惊出生时是女性,因为自小喜欢女生,一直以为自己是同志,直至几年前才厘清自己是gender X(非二元性别)。
非二元性别 曾以为“女仔钟意女仔系唔啱” 陈惊:一世只可暗恋
在那段只知道自己喜欢女生的时间,他在小学喜欢过一位女同学,眼见同班另一位男同学展开“疯狂追求攻势”,不时送礼物,陈惊说:“我唔可以做任何嘢,因为我知道女仔钟意女仔系唔啱嘅,所以我连送一份圣诞礼物畀佢都唔可以。”
回想起当时他看过的书、电影及电视,大多都是“一男一女,一个家庭,要结婚”,即使有极少数电影有“女女”或“男男”的情节,去到最后仿佛只有“悲剧收场”或角色“拗直”跟异性结婚两种结局,“你就会觉得原来系无呢回事(同性恋),会觉得呢样嘢唔应该同人讲。”
同学拍拖记大过 互生情愫亦要当秘密
“我觉得就系好灰,即系好灰心,钟意一个人只可以暗恋。我当时觉得我呢一世都会系咁样。”直至小学毕业,陈惊都无透露过自己的想法及心意。直至中学升上女校,知道有师姐跟同级同学拍拖,令他“好灰”的世界有所改变:“原来女仔同女仔可以一齐,可以恋爱。”
不过,后来又发生另一件事令他有其他想法。中二那年,与陈惊同级的两位同学放学后在校外拍拖被老师撞见,老师在翌日的早会上,公布那两位同学要记大过,“个‘罪名’就系校外行为不检。”他惊觉,即使同学间可以互生情愫,可以拍拖,仍然是不可以被人知道。
青春期由爸爸拉出柜 学校不接纳有爸爸做“安全网”
陈惊提到,自己从中学开始已经是“男仔头”,其他人都理所当然地觉得他喜欢女生,不过他从未想过要出柜,“但我喺青春期畀人拉出柜,咁就系我爸爸。”爸爸有一日突如其来问陈惊是否喜欢女生,他坦言当时不敢承认,无回应爸爸的提问,但是爸爸接著就说:“唔紧要喇,你第时真系拍拖,你就带个女仔返嚟喇。”感受到爸爸的接纳,他才敢回答“好啊。”
𠮶时就觉得原来屋企人系会接受㗎㖞,原来都唔系好似想像中咁可怕⋯⋯我谂爸爸拉我出柜令我好庆幸我有一个安全网,即使我另一方面知道学校系唔okay同性恋,但系我有我屋企接纳我。
妈妈未完全接纳:“其他人就正常,你就唔系正常”
陈惊指爸爸的接纳于他而言如同“安全网”,令他知道即使外界未必接受,仍有家人接纳及支持,爸爸更为他承受了妈妈的情绪。2017年,陈惊跟爸爸一同参加“国际不再恐同日”活动,在那时他才知道原来妈妈一直很反对、很担心,怕他不会结婚、不会有下一代。
他形容妈妈是比较传统的人,认定结婚生子是女人该做的事,在妈妈成长的年代,同性恋更是“罪行”,所以他理解妈妈的不接纳。但后来妈妈都见过他两任伴侣,看似可以相处,直到有一次,他跟妈妈发生争执,两人愈吵愈烈,妈妈讲了一句:“其他人就正常,你就唔系正常,其他人会结婚,你点可以结婚。”
他当下才意识到,妈妈心底仍然是未能接受,“(听到)𠮶一刻我都系好大打击,我𠮶刻都觉得好伤心。”陈惊夺门而出,在屋外徘徊半晚才冷静下来。
𠮶句嘢对我真系好伤心,因为嚟自我好爱嘅人,我其实都觉得我妈妈好爱我,我唔知点解𠮶句说话就系咁样出咗嚟。
陈惊:如果我系异性恋 应该少好多挣扎
回想这场争执,陈惊说最伤心的是妈妈宁愿他不开心,都想他做一个“正常人”,他坦言做了30多年人,不是未曾想这个问题,亦曾认真考虑过能否改变自己,迎合大众标准:“我有谂过如果我系异性恋嘅话,我应该会少好多挣扎,少好多收埋自己⋯⋯我都有谂过如果我可以轻松啲就好喇,但系无办法,呢啲嘢唔系迫出嚟。”
到后来我又拍拖,佢(妈妈)都有同我讲“你带佢上嚟,无问题㗎,我okay”⋯⋯我庆幸我哋经过𠮶日嘅对话之后,佢都话比我听佢有转变,佢都愿意为我踏出一步,纵使喺佢心目中,其实都唔系佢好支持嘅嘢,但系佢至少无再讲过同样伤害我嘅说话。
虽然妈妈未完全接受,但是陈惊说妈妈都因为这次争执有所转变,“最紧要系佢知道我锡佢,佢都锡我,大家就揾一个唔好伤害大家嘅方式相处。”经历父母不同的反应,他亦明白到“所有嘢唔系必然”,性小众向家人出柜,不一定会获得接纳及支持。
出柜抱最好希望 亦做最坏打算
“我哋都希望我哋无论系点样,我钟意同性恋又好,我系跨性别又好,爸爸妈妈都会接受我。但事实上,有太多例子话畀我听唔系啰。”自2013年与朋友成立Pride Lab,陈惊接触到很多不同的性小众,听过些出柜后遭受家暴的故事,虽然今日的社会看似较以往开明,一则关于性小众的报道,留言不再是一面倒的咒骂,但是当性小众想向家人出柜,故事又未必一样。
如同Pride Lab制作的出柜资讯,出柜前亦要为坏的结果做准备,譬如遭遇暴力如何应对、被赶出门有没有地方容身等,都要先做万全准备。陈惊说:“我哋系想用最坏嘅打算,但系都有最好嘅希望,咁样去提醒同志朋友。”
我谂每一个同志都好希望佢嘅屋企人接纳自己⋯⋯你会好希望你亲密嘅人、最亲嘅人支持自己、爱自己,无论自己系点样都喺自己身边,呢个系(性小众)好多时候嘅愿望嚟。
学校少讲情感教育 陈惊:点解唔可以喺学校变成必教呢?
陈惊最后提到,香港的性别教育落后,基于校本原则,学校不一定要与学生谈及性/别或性别多元的议题,以至情感教育、如何处理亲密关系的教育等都甚少在学校讲授。“但呢样嘢系每个人都必经,尤其是青春期,尤其是年轻人⋯⋯点解你唔可以喺学校变成必教呢?呢个已经讲咗好多年⋯⋯我唔知道香港几时先至可以向前行出呢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