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昌迷你仓大火死因|火场温度不断上升 消防员后期只能留5分钟
牛头角淘大工业村时昌迷你仓发生四级大火,两名消防员救火期间不幸殉职的死因研讯今(15日)续,首先抵达火场的高级消防队长继续作供,他称当日正午12时,火势变得猛烈,他们再开喉进火场尝试降温无效,才决定升为3级火。他又指前线消防员视线可见范围,未见有人被困,虽然作为消防员,在任何环境都不能排除有人被困,惟现场太大烟,视野受到影响,人手亦不足以去搜索所有的仓。刘续指现场温度不断上升,消防员能逗留的时间由最初的30分钟减至最后只能留5分钟,他当日亦曾因吸入浓烟而要上救护车休息。
两名死者:高级消防队长张耀升(30岁),及消防队目许志杰(37岁),分别于2016年6月21日及23日,在九龙湾淘大工业村时昌迷你仓救火时殉职。该场大于同年6月21日早上起火,并很快发展成四级大火,焚烧了5日4夜至6月25日才把火救熄,死因庭正就二人的死作研讯。
没有收到消息指仓内有人
高级消防队长刘劲男今继续接受时昌代表大律师的盘问,对于其曾在录取口供提及“无其他人被困”,刘解释他意指当时前线消防员视线可见范围,并没有见到有人被困,又强调说:“作为消防员,在任何环境下都不可以排除有人被困。”刘同意当时没有收到消息指仓内有人声,惟亦有可能是因为被困者已晕倒而未能求救,且火场内太大烟,视野受到影响,消防员人手亦不足以去搜索所有的仓。
律师质疑未测试火场温度
大律师随后质疑刘当时未有测试火场温度,刘指当时“未有咁既设备”。至于有类似功能的热力显像机,刘指该机器的运作是以红外线显像技术去判断温度的差异,借以找出火源。惟迷你仓间隔复杂且有很多金属隔层,故该热力显像机未能在当时发挥作用。
刘续指,消防员当日进入火场时亦没有使用引端线,刘解释引端线的作用为,清楚明确何处已搜索及分办出入口的位置,惟迷你仓现场太多通道,若使用引端线,对救援及灭火均会造成阻碍。
两名消防员在迷你仓大火中殉职死因,主要证人供词。(详看下图)
凭专业判断火场温度
提及有没有进行动态风险评估,刘自言他与队员从到达火场至队员进出火场搜救,感觉火场温度不高,分烟层亦不算低,所以决定争取时间开喉到火场搜救。及至正午12点,火势变得猛烈,消防员再开喉进火场尝试降温亦无效,因而才决定升为3级火。这段期间,他们作为消防员,一直会留意到火场既温度,因此他们当时根据“专业判断有做评估”。
现场温度不断上升只能逗留5分钟
代表时昌的大律师在庭上展示消防处在涉案火灾后撰写的报告,显示火场温度在100度以下时,消防员可在内逗留25分钟;火场温度在100至160度时,消防员可在内逗留10分钟;火场温度高达160至235度时,消防员仅可在内逗留1分钟。刘表示没有见过该列表,但他曾接受温度及可逗留时间的相关训练。当日在火灾初期,消防员只允许在火场内逗留最多30分钟;在11时45分后,由于火场温度上升,逗留时间降至15分钟,后期更降低至5分钟。
刘亦曾因吸入浓烟而感不适
代表张耀升死者家属的大律师曾蔼琪引述刘的口供指,刘虽未曾进入过火场,一直在火场门口指挥工作,但他于当日下午12时55分,亦曾因吸入浓烟不适,感到晕眩及呼气急促,需离开淘大工业大厦到救护车上,戴上氧气罩休息约30分钟。刘同意,但补充他当时手部被玻璃割伤,亦需时处理。
案件编号:CCDI-333/2016(SH)、CCDI-334/2016(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