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香港基金料5年后年均私楼落成仅1.2万 促精简土地发展审批

撰文: 黄伟伦
出版:更新:

香港房屋问题严重,团结香港基金今日(21日)发表土地房屋研究报告,指香港正陷入“熟地”供应低、房屋落成低、居住质素低的“三低”死结,并预计未来五年私人住宅落成量,年均只有约1.5万个单位,较去年少28%,到2026年至2030年间,年均更只有1.2万个单位落成,较《长远房屋策略》的目标更低。
基金会认为,政府需尽力达到《长远房屋策略》的十年供应目标,呼吁政府加快各项造地计划,精简土地及房屋发展的审批程序,假如各新发展区及铁路项目,能提前一年完成,私人发展项目每年可提供的单位量,便可追上《长策》目标。

团结香港基金发表土地房屋研究报告,表示香港正陷入“熟地”供应低、房屋落成低、居住质素低的“三低”死结。(团结香港基金影片)

基金会指,过去20年缺乏大型土地发展计划,可建单位由三年“熟地”供应高峰的25,500个,跌至本年度的13,020个的水平;而且土地质素亦下跌,当中“蚊型地”的比例,在六年间由只占一成,大增至四成,例如医院道内地段第8872号,便是位于陡坡上的小面积地盘,估计只可提供50个单位;又如西宁街及域多利道内地段第9069号的地盘,位处两栋工厦之间,并只可供90个单位。

基金会又指,在来年卖地计划中,有不少地皮属“生地”,例如于屯门青山公路─大榄段的地盘内,有一个寮屋区,须额外清理及重置土地。

+3

纳米楼明年达1200伙高峰

是次研究亦关注单位面积,基金会指,如按单位面积细分私人住宅落成量,实用面积430平方呎以下的甲类单位,预计于2020至2024年间进一步占更大比重,由过去5年的34%,增至占43%。不过基金会亦指,近年流行的“纳米楼”(实用面积低于215平方呎的单位),其落成量将于2022年达至近1,200个单位的高峰,之后就会回落,2024年将少于600个。

《长策》现时的私人住宅供应目标为年平12,900个单位。基金会预测,未来五年的私人住宅落成量,年均只有约15,000个单位,较去年实际落成的20,900个,大减约28%。公营房屋方面,报告预料未来四年的年均供应量为21,800个,同样较《长策》目标少28%。

到2026至2030年,基金会进一步推测,每年平均只有12,000个单位落成,比《长策》的目标更少。报告预计,假如新发展区及铁路项目能提早一年落成,届时年均有13,300个单位落成,将达到《长策》目标;反之,如再延迟1年,则只有11,200个单位,进一步落后于目标。

倡简化土地、房屋发展程序 明日大屿是关键

团结香港基金高级副总裁兼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长黄元山建议,政府应雷厉风行推行所有主要造地计划,包括新发展区、土地改划,及市区重建等。他又认为,要简化现时的土地及房屋发展的行政程序。他表示,长远而言“明日大屿愿景”将成为解决房屋问题的关键,有助加快解决潜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