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枢纽|八大非本地生40%限额 蔡若莲称非最终上限 可再调节

撰文: 胡家欣
出版:更新:

政府推动香港成为国际教育枢纽,本学年起放宽8间资助大学非本地生限额至40%,教育局局长蔡若莲接受访问时表示,今年八大非本地生申请数目增长迅速,平均使用约两成多的限额,部份更达三成多。她指“40%限额唔系一个ceiling(上限)”,会因应实际情况再调节,她未有透露具体时间表,强调当局“唔会限制自己”。

美国哈佛大学一度被特朗普政府禁招收国际生,本港多间大学提出便利措施取录哈佛现有及将入学学生,事件也影响国际生留学美国决定。蔡若莲指截至6月26日,八大共收到约850宗与海外高等教育政策突变相关的转校查询,有4间发出36份录取通知书,当中包括哈佛大学生。

教育局局长蔡若莲表示,八大非本地生“40%限额”并非一个上限,当局会因应实际情况去调节。(廖雁雄摄)

蔡若莲:今年海外学生申请来港读书升幅大于内地学生

2024/25学年起,8间资助大学取录非本地生的上限,由以往20%倍增至40%。蔡若莲表示,据八大校长汇报,今年接获的非本地生申请数目以倍数上升,令人感到鼓舞,部份院校反映,来自海外学生的申请升幅,更大于来自内地的学生升幅。

被问到“40%限额”会否再提升,蔡若莲指“40%唔系一个ceiling(上限)”,只是一个阶段性目标,当局过去一直与院校保持沟通,亦会与国家教育部协商,以循序渐进方式推进,因应实际情况去调节。目前各院校平均使用约两成多限额,个别院校则达至三成多,院校未用尽限额,主要是考虑宿位配套、教学设施、师资团队的建设等。

就哈佛事件曾提出可即时与内地商讨 调节非本地生限额

至于会否计划今年内或任期内再提升非本地生限额,蔡若莲表示,“我哋唔会限制自己”,又透露特首李家超关注哈佛大学事件,当局曾提出如有需要,可以即时与内地沟通,调整非本地生数额。

2025年5月29日,在美国麻州剑桥市,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举行的第374届毕业典礼上,一名毕业生戴着印有“支持国际学生”字眼的帽子。(路透社图片)

美国大学收国际生政策摇摆 港4大学向36转校生发录取通知

美国特朗普政府5月中一度禁止哈佛大学招收国际学生,本港各大学响应教育局呼吁,为学业受阻的国际生提供便利措施。蔡若莲表示,而截至6月26日,八大共收到约850宗与海外高等教育政策突变相关的转校查询,并接获约200至300份申请,当中发出合共36份录取通知书,当中包括哈佛学生,其中港大有16份,科大有15份,中大有3份,岭大有2份。

八大非本地生一直以内地生占比最多,以本学年为例,修读八大学士学位课程的非本地生人数已达逾1.7万人,当中逾七成来自内地、澳门及台湾。被问到是否难以做到国际化的目标,蔡若莲表示,以QS或THE的大学排名指标,大学在国际化方面的评分依然很高分,反映择优而取的原则十分重要。

指大学择优而录 不会为增非内地生而牺牲质素

蔡若莲表示,从客观角度而言,除了印度,内地是最大留学生的输出国,所以全世界大学的非本地生比例上,均以内地留学生占大多数,相比之下,本港内地生的比例只是稍为较高。她同意大学“多元组合很重要”,亦鼓励更多海外生来港报读,但成绩、学术、人才质素仍然是优先考虑,“唔会为沟多啲唔同而牺牲质素。”

蔡若莲表示,八大校长会国际化小组于下一个三年期获拨款约4,000万元。(资料图片)

八大校长会国际化小组最新三年期获4000万拨款

八大校长会国际化小组于2022至25年的三年期获得教资会逾2,000元万拨款,资助大学在海外推广,特别是招收国际学生。 蔡若莲表示,小组于下一个三年期获拨款约4,000万元,资助的活动包括中大于明年主办亚太国际教育协会(APAIE)年会暨展览,届时会有约2,500多名来自世界各地大学的代表来到香港,形容是重要的国际院校连系活动。她指大学也会“拚船出海”,到海外参与展览,宣传香港教育的“留学品牌”。

蔡若莲指,若要将AI教育独立成科,需视乎学生负担能力,以及是否有效学习AI的方法。(廖雁雄摄)

另外,人工智能AI近年冲击教育界,教育局推动“数字教育”,迎接AI时代的来临,同时致力培育创科人才。被问中小学数学科需否改革,她指数学科已因应STEAM教育和AI应用,在教学方向和策略作出调整,“持续优化”以配合时代变化,“但唔会有好大改革”。

M1及M2成绩可计全科?  教育局持开放态度

高中数学延伸部份M1及M2在DSE中学文凭试只计“半科”,不过,近年多间大学已视为一科选修科的成绩计算,被问当局会否正式将M1及M2视作为“全科”,蔡若莲指教育局持开放态度,考评制度视乎科目的课时、内容要求,厘定成绩计算方法,大学收生则有各种因素考虑,如部份课程重视数学,便会加重有关科目的计分比重。

至于会否考虑将AI教育独立成科,她指科技与科学的教育范畴中,必然会有AI元素,至于会否独立成科,要视乎学生的学习负担,和有效学习AI的方法,“如果将佢抽出嚟当一个学科咁学,系学技术定系应用,结合不同学科推进呢?”她表示,大学亦未有将AI设为一个学科,而是主张跨学科、在不同学科应用AI,“所以处境化,好过抽出嚟学AI技术或者理论”。

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