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局】长者蜗居、㓥盘充斥 “土地问题”想避到何时?
多个关注社福权益的团体表示,现时香港的安老院舍及残疾院舍不少都寝室狭窄,部分仅约3平方米,连轮椅也难以出入,摆放个人物品的空间也极为不足。他们认为,法例应订明院舍寝室人均面积为8平方米以上,亦应有其他设施增加长者的实际活动空间。
前特首梁振英在任期间,多番表示“土地问题”是众多问题的根源。但社会如今无论是长者以至一般普罗大众,居住面积只有愈收愈窄,㓥房、㓥盘充斥市场,政府又将立法制订最低居住面积束之高阁。这等情况,也折射出不少港人的悲哀命运:由出生至年老,只能与狭窄的生活空间为伍,政府又拒绝规管,视而不见。
重视土地问题却无实际建树 㓥房㓥盘“有价有市”
2015年,大埔剑桥护老院爆出虐老风波,当时梁振英回应议员质询时,表示以上问题皆源于土地不足,惹来争议。固然把众多问题单单归咎土地供应不足未必妥当,而政府也有更大责任做好监管把关,但的确土地问题的影响是可以扩及多个层面。
只不过,就算单论“土地问题”,政府至今的表现也是乏善可陈。根据社署数字,目前本港安老院舍宿位名额约有3.23万,但数目远远追不上需求。截至前年年底,资助护理安老宿位及资助护养院宿位的轮候名单上,仍有4万人在等候,前年有6,000名长者未获编配安老宿位就已离世。即使入住私营院舍,长者也得面对参差不齐的服务质素、极度挤迫的环境。随着香港人口老化日趋严重,安老服务需求未来定必继续增长,问题只会有增无减。
土地供应小组讨论乏实质进展
一般市民的居住困局,也是每况愈下。楼价长年处于难以负担的水平,本港人均居住面积中位数现为161呎(不足15平方米),远低于中国内地(40.8平方米)和新加坡(约30平方米)等。另根据统计处2015年的调查,全港有约8.8万个分间单位、20万㓥房户,他们的人均居住面积仅得62.4呎(约5.8平方米),比一个独立囚仓更加小。有发展商近一、两年更推出仅百多呎的㓥盘,将纳米楼合理化,市民花光毕生积蓄,换来的仅是一个小小的蜗居。
面对土地供应问题,政府至今也一筹莫展。土地供应专责小组历经6次会议,仍未就如何开拓土地供应来源取得共识,小组主席黄远辉近日表示,最早本月底可完成讨论12项土地供应选项,但承认部分选项是“成本高、在时间及技术上有困难”,即说来说去也无实质进展。
生活挤迫影响深远 外地早有法规监管
生活空间挤迫其实可以引伸出众多问题。例如市民生活私隐度不足,影响日常家庭生活;蜗居儿童连基本做功课空间都缺乏,须长时间跪下或以其他不理想的姿势温习,长远引致寒背等健康问题;活动空间严重不足,也可能加快长者筋骨的退化等等。
在其他国家或地区,不少政府早就洞悉到这些问题,推出政策和法规监管。台湾于2011年修订《住宅法》,要求当局订立141平方呎的基本居住水平,并为居民提供住宅补贴;新加坡、英国等更加规定住房人均居住面积不得低于指定水平,违者会被刑事追究;深圳、北京都纷纷推出针对性方案,对违反居住面积规定的业主施以罚款等阻吓性措施。
反观香港政府,一直抗拒为居住面积订立“硬指标”。现时公屋最低编配标准为每人7平方米(即75平方呎),但私人市场则没有相关标准,遑论规管。立法会前建筑、测量及都市规划界议员谢伟铨也曾表示,订立人均居住面积最低标准相当重要,但政府一直没有具体政策出台。要是政府连整体港人的人均居住面积也掌握不了,实在难以谈得上改善市民居住条件。
依赖市场解决民生所需 蚁民悲哀
难道香港普罗大众的命运就是如此?自小已经要与㓥房、㓥盘为伍;长大后无力买楼,就算收入高于中位数,都要用高价供款或是租住小型单位;到晚年希望老有所依,也难以得到具质素的安老服务和足够活动空间。
其实这也显示政府长久以来的一种惯性:将部分对社会极为重要的服务“外判”予市场,连责任也一并放下,却完全抽空相关的配套措施,令业界近乎“无王管”,只能靠他们自律。他们明知道商人的首要考虑是赚钱,用者的实际生活状况是“次要”,自然会在有限的空间内尽可能求取利润。只要政府监管、执法稍不到位,大众市民就只能默默忍受差劣的生活质素。
既然政府同意市民住屋是迫切的民生议题,理应在监管方面多下功夫,至少在短期上订立最低居住面积,明文规定罚则,同时帮助㓥房户重新安居;长远而言采取更为主动的角色,如采用《香港01》过去多次提出的《收回土地条例》兴建资助房屋和设施、加强监管套丁问题等。否则只会令一般市民觉得,政府应对土地问题无能为力,“讲咗就当做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