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公民参与】教育脱节 市民难辨海量信息
自去年6月9日爆发反修例运动,至今已拘捕逾7,000人,由于当中有超过三分之一是莘莘学子,不禁令社会将目光聚焦在青少年的社运参与上,而Facebook、连登及Telegram等网络平台,更被质疑是“滋长暴力的温床”。无可否认,新媒体的崛起,的确改变了香港人的阅读习惯,也催生了公民参与的新形式;尤其是年轻一辈,已不再局限在社交媒体上赞好、转载或评论等静态表现,而是踊跃透过网络参与众筹、政治结社、街头动员。然而,新媒体下的青年政治参与全然是百害而无一利吗?究竟是媒体传播信息时出了问题,还是年轻人处理信息的能力出了问题?我们又应怎样改善媒介素养教育,从而促进正面的公民参与?
早在2014年雨伞运动后期,香港中文大学传播与民意调查中心进行政改民调时,曾问及市民使用媒体的习惯,发现面对社会议题时,“社交媒体”成为继年龄、教育、政治取向之外的“第四种势力”。当时中大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苏钥机已经指出,社媒使用者多属年轻、高学历、具科技能力的“新人类”,相信他们的比例(两成)将会愈来愈高,亦会和“旧世界”中的传统媒体使用者产生更大鸿沟。至2017年中大亚太研究所的“香港青年的社交媒体应用及政治参与”研究,更显示有近半香港青年以社交媒体作为获得公共事务资讯的最主要来源,而他们都比较不满政府表现,并有一定程度的线上政治参与,包括发表评论、加入群组、网上示威、网络众筹,另有过半人曾经亲身参加游行、罢买、筹款等线下活动。到了2019年,中大追踪逾二十年的“传媒公信力”调查发现,社交媒体的公信力由2016年的4.59分增加至5.36分,是继电子媒体之后公信力最高的媒体,其“认知度”更高达93.7%。
社交媒体 催化政治参与
“我未做年龄组break down,但相信青少年会更甚。他们用网媒更多,觉得新媒体比较可信,这也影响他们如何接触资讯、接触社会。”负责“传媒公信力”民调的苏钥机表示。他说,连登讨论区和Telegram这两个平台最为突出,为年轻人的政治参与提供了更直接的渠道,令社会运动等公民参与不再局限在少数群组,“他们不仅可以拿到资讯,还会参与讨论、参加一些议题的决定。”他又提到,经社交媒体集结的群组,更能突显公共议题的凝聚力,也可通过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来建立自我价值、提升自我认同。
但同时,一些问题也随之而来。“因为没有quality control,大家(在群组里的)讨论和决定也不是很谨慎。如果讨论被不太理性的人主导的话,就有一定危险。”苏钥机透露,自己有项从未对外发表的研究显示,被调查对象的朋友中,意见相同者与意见不同者的比例约为12:1,而在社交媒体上则是5:1;换言之,无论是社交媒体还是现实生活,人们更倾向跟自己看法相似的人交朋友。苏钥机提醒,在小圈子里偏听偏信、屏蔽不同意见,无助全面了解事实;再者,社交媒体的意见参差不齐,几乎人人可以发表,“没有成本、identity(身份),是faceless(匿名)的,又没有配套的规范和教育,很容易乱。”因此,他鼓励学生善用大学提供的WiseNews(慧科新闻资料库)系统,检视同一新闻的不同报道和评论。
至于青少年的政治参与,也从昔日在社交媒体上赞好、转载或评论等相对静态的线上活动,进化为更多元、更动态的线下行动。负责上述2017年调查的中大亚太研究所所长冯应谦当时曾表示,香港青年的政治表达并未有想像中激进,预料他们进一步将政治立场转化为实际行动的可能性并不高;但事隔两年,情况明显有变—由去年6月9日引爆的反修例运动,至今已拘捕逾7,000人,当中超过三分之一为中学生及大学生,或会被控以非法集结、暴动、纵火、刑事毁坏和袭警等罪名。冯应谦解释,两年前的青年或认为,政治表达和实际参与之间存在一定距离,故不会把线上参与转化为线下行动,但网络一定会催化这种动能的诞生。
“这是辨别网络信息的问题,而不单是青少年的问题。”冯应谦续指,有部份青少年较知道如何处理有关信息,因为他们更乐于也更擅长接触新鲜事物,知道图片或影片都可以被剪辑,反而有不少中老年缺少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总以为“有图有真相”。
任职中学通识科教师六年的香港教育专业人员协会教育研究部副主任张往也认为,年轻人接收资讯的范围较广,而成年人也存在偏听偏信的问题。不过,张往坦言,部份学生之所以变得激进化,的确因为他们的知识结构、成长历练、情绪管理有限,令他们较为短视,“相对于让他们去思考十年后的香港会如何,他们可能会更多在意现在能否争取到一些事。但如果他们多点社会经验就会知道,去改变社会的一件事,没有那么容易的。”因此,成年人和师长便更有责任提醒学生要有耐性、要用智慧去争取改变,“我们不能要求青少年的思想成熟到一个很高的境界和程度,有时候大家需要给他们多点理解,也要给他们机会。”
继续阅读︰
相关文章:
上文节录自第196期《香港01》周报(2020年1月6日)《网络助燃公民参与 教育脱节 市民难辨海量信息》。
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
《香港01》周报,各大书报摊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