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学费.一】学债压力沉重 政府需还年轻人财务自由
“我真的不敢想像接下来的人生,‘未来规划’这东西对我来说似乎是‘奢想’。”大学刚毕业的明仔,已背负23万元学债,预计至38岁才能完全偿清—明仔(化名)的故事并非孤例,曾几何时,大学生被捧为天子门生,毕业后就能出人头地,如今,香港产业单一、结构僵化,不少毕业生都难有足够发展空间,遑论向上流动;而且,当中有逾三成人一毕业就学债缠身,在大好年华便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看来,“教育改变命运”在香港未必人人适用,因为在香港并非每名考获入读高等院校资格的学生,也享有平等的免费教育权。莘莘学子初出茅庐,有人向往着美好的未来,有人迎来了高筑的债台。
“那些免费读书(获全额资助)的人,不会明白当你选择借钱那一刻,你就成为难有梦想的人!”刚刚完成香港教育大学可持续发展教育学士课程的明仔,已走上“还债之路”。早在入学前,父母为支付他的补习开支,已欠下数十万元的信用卡数;而升读教大后,他四年来又向特区政府贷款23万元以支付学费。作为家中独子,目前月入1.4万元的明仔,除了应付个人开销、供养父母之外,余额全数用于偿还家庭及个人债务。
官方助学机构“在职家庭及学生资助事务处(学资处)”,主要透过“资助专上课程学生资助计划(Grant Loan)”及“全日制大专学生免入息审查贷款计划(Non-mean)”两项计划,为八间公立大专院校修读资助学士学位课程的学生提供援助(表一)。前者分为“学费助学金(不用偿还)”及“生活费贷款(由还款日起计算,年息1%)”,须经严格的资产审查,包括申请人在内的家庭成员收入和资产净值,并要递交收支证明、银行账户记录及财产市值等文件核实;而后者虽可豁免繁复的审查程序,但要收取数百元行政费及稍多贷款利息(由发放日起计算,年息1.231厘)。至于有关利率是怎样厘定的?根据学资处指引,“贷款计划”以收回全部成本为运作基础,并以“无所损益”为原则,将利率订在比发钞银行低约四厘的水平,让学生于最长十五年内缴清。
以22岁的明仔为例,每月须缴还1,300多元学债,预计至38岁才能完全还清。按理说,以明仔的家庭经济状况,绝对能够申请不用偿还的助学金,“但申请过程需缴交大量证明文件,而且手续颇为繁复,父母难以提供充足的文件来满足核实程序,只能申请学费贷款。”而明仔绝非孤例,截至今年7月,学资处透过“资助专上课程学生资助计划”及“全日制大专生免入息审查贷款计划”,合共发放逾14亿元援助4.2万名学生,其中助学金占9.26亿元,贷款则占4.8亿元。
“学债对我造成很大压力,现时毕业生只有一万多元的薪金,还未踏进社会,便欠下二十多万元贷款,压力源是来自对生活的未知感。”明仔坦言,面对高筑的债台,早已放下“人生规划”四只字,既未有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行业,亦未能对职业规划作出任何详细部署,“我真的不敢想像接下来的人生,未来规划这东西似乎对我来说是奢想。”明仔未正式毕业就投入目前的工作岗位,想尽快担起养家还债的责任,惟月薪东减西扣后已经所剩无几,根本无法像同龄人般储蓄进修、自我增值,遑论置业的可能。
其实,大学四年间,明仔已有感自己的发展历程可能不及其他同学。例如,不少同学在毕业前会申请成为交换生,到海外大学交流,体验各国文化并拓阔视野;而随着全球化的影响,有院校更将海外交流纳入课程的毕业条件。不过,家境拮据的明仔,从未尝过出国交流的滋味,坦言“即使学校选中我成为交流生,我亦没有能力应付当地的交通食宿。勉强参与的话,也只能到东南亚国家交流,欧洲等地对我来说连想都不用想。”对明仔而言,海外交流也是“自我增值”的途径之一,或有助他毕业后投身相关专业,可惜事与愿违。
学友社学生辅导中心总干事吴宝城接受《香港01》访问时指出:“人才竞争早已打破城市的局限,许多企业都会招揽区域性人才,甚至上升至全球范围。”的确,在全球化驱动下,毕业生的求职竞赛早已超越地域限制,缺乏国际视野的本地生可能有所输蚀,未必能觅得理想工作。不过,更棘手的是,香港经济结构固化、产业发展单一,很多工种都集中在金融及地产业,其他学科的毕业生难有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为求生活安稳,不少人倾向从事医护、公务员、科技或工程等薪酬福利较理想的工作(表二),但相关职位有限,或出现人手过剩,未能人尽其才。
找不到好工的明仔,在债务缠身下,既无法“自我增值”,又放下“人生规划”,难怪他看不到将来。根据扶贫委员会2016年公布的《贫穷情况报告》,拥有大专或以上学历的在职贫穷人数由2012年的1.84万人增至2016年的2.83万人,当中持有大学学位的更由9,300人增加83%至1.7万人。除此,参考政府统计处于1995年至2016年的人口普查及中期人口统计,大学毕业生月入中位数由1995年的1.6万元减少至2016年的1.3万元,跌幅超过18%;然而,本港综合消费物价指数却持续上涨,由1995年的73.3上升至2018年的110.7,升幅高达51%。换言之,毕业生月入水平每况愈下,甚至未能追赶通胀,着实令人担忧。可想而知,明仔必定更加吃力。
“毕竟,现在学历泛滥,每个年轻人也手握一张‘沙纸’,若没有相等学历的话,即代表连入场劵都没有,在香港是很难生存的。”明仔认为,港府忽视了学债对毕业生的影响,亦高估了学生承担债务的能力,他期盼有朝一日,当局可以加大教育开支,进一步减免学生债务。
同样考获高等院校入学资格,有人可以学费全免,有人却要背负学债,而收费与否的标准,取决于申请者的家境够不够穷、提交的文件够不够齐。《香港01》去年初已提倡,坐拥逾万亿元财政储备的特区政府,应该全面宽免资助学士学位课程学费,为毕业生解开生活压力束缚,令他们尽情释放创意和潜力,这或有助香港社会再展生机,可惜当局视若无睹。《逃犯条例》修订风波扰攘三个月,诸如贫富差距悬殊、向上流动困难等各种深层次矛盾亟待解决,而扬言将藉新一份《施政报告》改革青年问题的特首林郑月娥,更是时候负起责任,为考获高等院校入学资格的本地年轻人,提供人人平等的免费教育,方能促使他们藉教育改变命运。
继续阅读︰【免学费.二】认清免费教育是人权 检讨学费成本比率
相关免学费系列报道:【免学费.三】借镜海外经验 让年轻人自主规划人生【免学费.四】自资学生压力不容忽视 理应得到平等对待
相关文章:【大学拨款.二】院校竞争无处不在 人文理工贫富悬殊【青年困境】产业单一致学历贬值 大学生不再吃香【预算案.政策分析】财政盈余满泻 为何大学毕业生仍学债累累?【01倡议】八大免学费 毕业无学债
上文节录自第179期《香港01》周报(2019年9月9日)《免费教育是人权 是时候宽免大学学费了》。
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香港01》周报于各大书报摊、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