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造城】私人资金重塑文化空间 上海艺术商业巧妙结合

撰文: 李照兴
出版:更新:

延续上文:【艺术造城】上海西岸变身巴黎左岸 几年打造美术馆部落群

只在上海的艺术商业结合

问题是为何只有在上海?北京、南京、杭州、广州等地都有建大型美术馆及文化场地,但似乎只有上海最为成功。不仅吸引到人流,甚至开发成社区,同时也真的带动出一条时尚、艺术、商业连通的产业链。

上海成熟开花的商圈需要大量艺术策展,来吸引不同层次的消费人群,再配合品牌发布和传播,达成商业和艺术的结联。(视觉中国)

私人美术场馆改造与营建明显利用民间资源作城市开发的大背景,与城市政策及定位不能分割。北京的意识形态管控太严,各种官方场馆也不少,私人建设较难立足;南京的四方美术馆一度引起注目,但仅仅拍照好看,其实没什么社区生活感;广州则缺乏欣赏艺术的氛围。种种其他城市的不足,都衬托出上海的优势。作为内地文明最发达及管理最有条理的城市之一,上海人的质素普遍较高,以至接受艺术态度更开放—这些基本构成不说,就以城市发展方法而言,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浦东大开发后,此城也逐渐从经济增长取向模式过渡到综合价值取向模式,其中艺术和文化的全面参与,已成为这新时期城市升级运动的主力。

尤其2010年上海世博会之后,在进行大规模的新式社区建设组合出“时尚之都”的街区景观过程中,在对包括工业遗产及石库门在内的历史建筑保育开发中,都十分符合城市品味。就是说,自2000年横空出世的新天地,带起了全国范围的“保育+商业化”发展模式后,它又再进一步结合了消费、时尚和艺术。这类去年香港在大馆中才见成熟的综合社区空间开发模式,上海已行之有年。

2018年,游客在上海田子坊游览,感受石库门风情。田子坊是石库门建筑群改造后形成的时尚地标性创意产业聚集区之一。(视觉中国)

这当中有一更重要因素,就是上海拥有最为集中的时尚消费和国际化品味,而我们知道,今天国际时尚的包装都是往艺术的方向靠近。符号的转换十分直接:高级时尚商品=艺术品,到艺术空间去=有品味及消费力。

从商业角度来看,上海成熟开花的商圈需要大量艺术策展,来吸引不同层次的消费人群,再配合品牌发布和传播,达成商业和艺术的结联。这些“商圈”不限于商场或店舖,所指涉的是一整个更大的艺术经验圈子,包括了美术馆。笔者通过亲身经历发现的现象是:在前述的各个西岸艺术场馆中,个人去最多的原因,不是因为有时尚品牌在现场搞活动,就是品牌策划了个别展览获邀去参观。美术馆成为品牌宣传展示厅的延伸,这种经济流动决定了整个art scene的活力与持续性。

当然,反过来看,这是购物商场也是艺术升级。商场定期作出艺术展览,特设展览空间,一方面吸引人流,另一方面也确实重新定义了艺术展览场地的本质。

这可说是一种市场机制与政策主导的结果。官方机构层面,上海商务委员会和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合作,推出相应的行动计划配合“消费升级”的社会商业趋势,鼓励展览、演出、文创等文化项目,和商圈、街区和大型购物中心联手,造成多重效应。除却上海在这方面有客观的优势,还有另一点:保税区的成立让艺术作为商品更容易进口,而相对开放及接受度高的社会环境,也较容易吸引艺术家来访、驻扎,进行创作和交流。

炎黄艺术馆是内地第一家私人博物馆。(视觉中国)

私人艺术馆最早起于北京

追溯中国当代私人艺术馆的历史,其实已近三十年。潮流最早起于北京,第一家是1991年由艺术家黄胄创立的炎黄艺术馆;新世纪后,地产商人张宝全在百子湾创建的今日美术馆到今天仍有影响力。放眼到全中国,也有惹争议的、设于江苏同里的中华性文化博物馆(前称“中国古代性文化博物馆”),以及在四川的超大型文革博物馆群。

而到了2010年后,这股浪潮就主要涌动在上海,根本原因在于上海拥有一个结合商业、人文的政策环境,更能接纳和适合私人美术场馆的生存。尽管有些是配合商圈,但依然保持着自己的鲜明特色:不以短期盈利为目的,与买卖艺术品的商业画廊有明显区别,扮演的是一个更大的社会新区或商业空间开发的角色。

从艺术观摩角度而言,过多的美术馆涌现也不无问题。可想而知,那么多间美术馆,需要多少作品来“填满”?策展人不再花长时间去构思及邀请艺术家参展,反而匆忙“凑够数”就开展,也不是罕见现象。此外,为追求人流,一味以奇观式(适合用来拍照post相)作品作为噱头招揽观众,也是另一形式的审美摧毁。没有艺术的城市是枯燥丑陋的,艺术过剩的城市却是虚浮伪装的。私人美术馆,在此的意义,就如独立电影一样,把官方或者主旋律的叙事及美学排拒于外,显示创办人或策展者的独立视野与独有审美。

余德耀美术馆。(视觉中国)

《艺术市场通讯》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中国的私人美术场馆已超过1,000家,这也预示着当前中国艺术收藏和展览进入了“私人时代”。而上海的私人美术馆潮流有着当下造城的启示录意义:虽然商业主导,但不重视表面利润而是更看中艺术在长远时间带来的形象升值,并客观上推动城市环境、文化和生活方式变革。

不少创办人依然表达出一种理想主义的态度,希望“打造有活力的地方,用艺术影响到更多的人”,而个中可能出现的其他利益考虑,总不在表面风光话之中。面对美术馆这种急速发展趋势,就如中国社会普遍对待艺术一样暧昧,永远不清楚它内里搞什么,但起码是个看来不错的标签。

上文节录自第158期《香港01》周报(2019年4月8日)《私人资金重塑文化空间 上海绝招:艺术造城》,网上标题为编辑重拟。

更多《香港01》周报特约撰稿人李照兴的文章:

【中国潮语】2018年度汉字出炉 国家愿景VS小民自嘲 网民点睇?【中国潮语】关键词串联各界现象 新地标宣示新时代来临【娘炮】阴柔美横行 看流行文化战场怎样演变​【娘炮】听教听话的国产偶像 “Man”定“娘”不是重点​

虚拟世界结合现实人生    中国式的美好生活

线上线下面貌模糊  具中国特色的网民是怎样形成?

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香港01》周报,各大书报摊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