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潮语】2018年度汉字出炉 国家愿景VS小民自嘲 网民点睇?

撰文: 李照兴
出版:更新:

正所谓“大国博弈,小民自娱”。每年年终选出年度代表汉字,盘点年度潮流归纳,往往出现国家或社会层面的大愿景,以及小民自嘲的两极化景象。官方或各大机构往往从宏观角度出发,岁暮回顾总是四平八稳,苦中有望;民间或网络盘点则生猛到题,而且带有自我调侃味道。

今年的年度汉字,主流团体之选有“望”、“渐”,民间则戏说“闷”、“税”、“降”,网络界更自创由“穷+丑”组成的字,形容全民消费降级,普通人又穷又丑。

国与国之间的明暗比并,则转化为爱国激情“曝晒”的舞台。2018年,是中国借助奥运高调重返国际舞台十年,中国成功输出的“锐实力”渗透全球。没有一个时代,比这时期的中国人更心理不平衡,进而触动“玻璃心”—如今中国已不是那个弱势的国家,但在普遍的国民心中,却不断出现一个疑问:“为什么我已经那么茁壮那么富裕,却仍得不到全球的尊重?”2018年正是这种心理以至冲突集体爆发的一年。

香港叫“花生友”,中国叫“吃瓜群众”。“花生友”剥完花生,扫掉花生壳即清理好;吃西瓜又要吐核,又要扔西瓜皮,还要抹汁,难以收拾得干净利落。中国阶层差异较大,吃瓜群众的心理也表现得较为复杂。低下阶层、酸溜中产或富裕人家的生活,后者虽自我感觉良好,但发现世界不如他们想像时,心理落差不可说不巨大。这些吃瓜群众平常月旦政策,抱怨生活,但当国家有需要时,又会突然勇武发声,战狼群出。

中国吃瓜群众看似声势浩大,发动起来后果惊人。但这只是假象,因为被释放出来的吃瓜舆情,都是被容许或受诱导,往往不见相反或另类声音。相较下,香港的花生友可说自由放任、百花齐放、难以掌控,某程度聚拢成一种想像的反建制力量。

中国能起功效的吃瓜群众,必须拥护政策方针及官方价值,在虚假的民主表达中得到狂欢。这不禁令人怀疑,这些表达与行动是否对等。譬如说,针对意大利时装品牌Dolce & Gabbana 的辱华广告风波、华为孟晚舟事件,群众在网上的汹涌发声,似乎跟现实抵制效果并不匹配。那到底,人们在2018年真实的心意是什么?

针对意大利时装品牌Dolce & Gabbana 的辱华广告风波、华为孟晚舟事件,群众在网上的汹涌发声,似乎跟现实抵制效果并不匹配。(视觉中国)

“闷”蕴弦外之音 呼应贸易之争

网民选出的另一个年度汉字“闷”,似乎透露了一些玄机。这字除了有经济求稳,因消费降级而引发的闷局之外,还有不少弦外之音。

“闷”有许多意味,从字形上拆解,在相对封闭的大门内存在压抑,埋着故作振奋的民族情绪。闭门造“芯”,也切合由中兴到华为,在国际舞台的技术与贸易之争。这既在政府规划内,也在一般“群众”的愿景中。

“闷”字也可理解为关起门来自我陶醉,也是今年潮兴的网络综艺和“抖音短视频”(社群应用程式)的新娱乐样式。在内地的公共场所,如站台、地铁车厢、员工休息过道,常常看到一个景象:百无聊赖的年轻人拿着手机不断刷屏,好像很忙,但其实他们只是通过这种手机忙碌,以打发沉闷无聊的时光。

抖音是今年中国的娱乐与社交界别的胜利者,它的碎片化甚至比其他社交媒体更厉害。(视觉中国)

其实,我们大可加上一个“抖”字来形容2018。抖音确是今年中国的娱乐与社交界别的胜利者,它的碎片化甚至比其他社交媒体更厉害,而用户的个人表演欲,同样比在别的媒体更易发挥。只是其无底线的通俗、缺乏美感,难以提升整体国民精神面貌,更遑论代表中国输出全球。

年度汉字暗藏穷+丑 网民自我调侃

关于年度汉字,一般泛意义上使用汉字的不同国家和地区,亦有不同选择。京都清水寺的僧人挥毫“灾”字,回应日本历经多灾多难的一年;马来西亚汉文化中心给出的答案是“变”,反映马来西亚大选等一系列变革;台湾评选结果为“翻”字,同样表达刚结束的选举结果逆转;中国记录通讯社选择了“渐”字,令人有些费解,倒不如网络票选的年度汉字—(见下图),由“穷”(穷)和“丑”(丑)的简体字组合而成,普通话读作“qiou”(读音近“求”,结合了“穷”(qiong)和“丑”(chou)的拼音),表示穷到吃土、又丑又穷,是为穷丑土,反映广大年轻人的自我调侃心态。

图为网友创造的年度汉字qiou,暗含国民自嘲。(网络图片)

这与影视文化全年推陈出新的美颜潮流有点违和,因屏幕上展现的,有活在肥皂泡泡中的漂亮偶像,重复无数遍的清宫恩怨。当然,少数作品反映了现实,如真正贴近被遗忘的百姓底层生活的纪录片《生活万岁》,但这也拯救不了今年主流演艺界雪崩式滑落的灾难。

没错,今年演艺潮整体平淡,不复前些年的雄心与锐气。自范冰冰事件后,影视界开工率跌落谷底,业界有如步进寒冬。电视剧集依然延续古风,最叫座的《延禧攻略》,讲述宫女如何在钩心斗角的宫闱中影响到“康乾盛世”,但拆解结构之后,更像是宫斗过关游戏;周迅主演的《如懿传》同样有女权在古典中复苏的意味,但总归是套路。

小惊喜来自电影,《我不是药神》与现实药业医疗系统的对照,引起连串社会效应,更成为中国写实电影作品的独有特色: 由于新闻媒体有欠独立自主,难以成为社会监察力量,流行电影反而成了带动社会议题的一员。另一部佳作《大象席地而坐》,讽刺地更是至今仍没法在中国内地公映。

不过,中国新一代炙手可热的明星已并非活跃于大荧幕,而是在综艺节目和网络走红;互联网巨头打造的《偶像练习生》和《创造101》,催生了张艺兴、蔡徐坤及火箭少女101等新生代偶像。他们代表的年度潮流可说是娱乐水平下沉和审美降级。大众狂欢看似取得了民主化(因为由超量的粉丝一元一票支撑),但内容方面总在浅薄与反智的藩篱中打转。

继续阅读:【中国潮语】关键词串联各界现象 新地标宣示新时代来临

上文节录自第143期《香港01》周报(2018年12月24日)《大国博弈 小民自娱 盘点2018年度中国潮语》。网上标题为编辑重拟。

更多《香港01》周报特约撰稿人李照兴的文章:线上线下面貌模糊 具中国特色的网民是怎样形成?虚拟世界结合现实人生 中国式的美好生活【娘炮】听教听话的国产偶像 “Man”定“娘”不是重点【娘炮】阴柔美横行 看流行文化战场怎样演变

浏览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香港01》周报各大书报摊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