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未来】用水陋习与利益冲突 解决水荒如何困难?
科学家正研发空气取水技术,或成未来水源之一。但长远要避免水源归零日(Day Zero)来临,我们必需改变现时用水方法。
天灾以外,缺水危机更进一步的问题在于,以往的用水方法非常低效。据估算,我们每个人每天需要喝近3.8公升水,刷牙、洗手又用去了3.8公升,冲厕就用了11公升。然而,这部分的用水还仅占淡水用量8%,绝大部分水都用在了农业和工业。
看不见的耗水量
开普敦是南非红酒重镇,2016年出口了4.28亿公升红酒到欧美。荷兰川迪大学水源管理教授Arjen Hoekstra开创水足迹的概念,他指出,酿酒过程中绝大部分使用的水,都不是由最终消费者消耗。他和同事估算,一瓶125毫升的酒就用了100至200公升水来种葡萄。
不少产品也面临同样的问题,例如一支可乐分别在采集原料和包装过程中用了28和7公升水,而一杯咖啡用130公升,一件T恤更达2,500公升水。其中肉类更是耗水之最。紫花苜蓿(alfalfa)是牛饲料中的常见成分,种植一公斤紫花苜蓿需要510公升水,而牛一般每天消耗约12公斤饲料。换言之,制作四分之一磅牛肉的汉堡包,就用了大约1,650公升水。
更甚者,我们对水源的轻视态度及水的低廉价格,令这些材料很多时还种在错的地方。本身就干燥的南加州为了种植紫花苜蓿,每年须由科罗拉多河运送逾7.6万亿公升水来灌溉。此外,印度的甘蔗或中国的小麦,这些耗水作物都在国内最干旱的地区种植。
而且,农业用水的效益不高,例如蒸发、过度灌溉或灌溉系统漏水等,世界上绝大部分的灌溉农田都只是低效地淹没田地,不少国家也疏于修缮水源基础设施。墨西哥城首席复原官Arnold Matus Kramer就坦承:“我们并没有投入所需的财政资源去做好系统的维护。其中一个结果是我们在水网中漏走了42%的水。”更莫说人类每日倾倒200万吨污水、农业和工业废料到水源。Otto警告:“我们长期忽视水的价值,但当我们将它用完时,我们就会发现它的价值。”
平衡利益与人权
Otto建议:“重视水的价值,令它有一个更高的价格,人们才不会在沙漠中种植紫花苜蓿……不会在非常干旱的地方种植那些不合理的农作物,因为它在经济上说不通。”然而,这实际上并不容易。
星座集团(Constellation Brands)是莫德洛(Modelo)和可乐娜(Corona)啤酒的制造商。墨西哥墨西卡利市(Mexicali)在2017年与之达成协议,让其在当地建造啤酒厂。这是该市多年来最大的投资计划,创造750个正职工作,而作为交换,市政府保证提供啤酒厂水源。
然而,当地根本没有多余的水可供啤酒厂使用,因为墨西卡利的主要水源来自科罗拉多河,源头位于美国科罗拉多州,由洛矶山脉融化的积雪而来。气温上升令降雪量减少,河水也因而变少,在流经众多美国城市及农田后,到达墨西卡利时更是所剩无几。
这自然引起当地一些市民不满。农民Salvador Mena García就投诉:“我们已经很久没有足够的水了。如果啤酒厂在这里大量生产,几年后……我们将用尽地下水。”另一农民Laura也不满:“农民是受影响最严重的一群。”今年1月,抗议者试图阻止啤酒厂的渡槽施工。Laura也是其中之一,她手持水管挥向持有盾牌的警察,坚决捍卫这项对所有人都是必需的珍贵资源。
水源行动者León Fierro Reséndiz也批评:“恩森那达(Ensenada)等其他墨西哥城市每年只需900万立方米水,但啤酒厂每年却需2,000万立方米的水——这用量已是一个城市的两倍。”而当本年7月,墨西哥联邦政府颁布了法令,令星座集团之类的企业更容易提取各地的地表水源,Reséndiz称之为“持枪行劫”。
问题是,若水的价格提高,所有产品的价格都将随之飙升,不少行业会受重大影响。联合国在2010年宣布获得洁净水源和卫生设施是人权之一,如何在重视水的价格,与确保人人仍可取得,是水源危机的一大挑战。毕竟提高水价、修理水管或鼓励节约时,穷人首当其冲。Kramer认为,我们最终可能不会平等对待所有的水:“用水是一项基本人权。但人们应该为水付钱。”事实上,美国费城去年起展开补助计划,把水价与家庭收入挂钩,以确保穷人也有干净食水。
水价提高的可能结果之一,自然是用家不再像以往般挥霍。开普敦展示了全民节约用水的威力,如今的开普敦终于开始下雨,但Otto认为人的努力也不容忽视:“直到他们开始谈论归零日时,人们才采取足够的行动,那真的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这令人惊叹,在这个城市开始谈论归零日的一个月后,人们大大减少了用水量,这证明我们能作出改变。”
解决复杂的水源危机或许没有单一方案。随着现时用水的方式难以为继,不论是现时显得稀奇古怪的空气抽湿冷却、化学海绵、竹棚水塔等方式,抑或是干脆节约用水,我们都必须改变。
上文节录自第135期《香港01》周报(2018年10月29日)《没有水的城市 未来水源来自空气》
【科技.未来】专题相关文章:首架火车德国启程 车厂携手研发 氢燃料电池再临氢燃料渐成国策 多元能源为未来趋势盖茨有份投资 碳捕集及储存或将普及?碳捕集及封存减缓暖化 质疑者:最大的道德灾难食肉不环保 未来要食科学怪肉?人造肉有得食未?先要克服三大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