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星人求学记.七】手语学者:读书重要,开心更重要

撰文: 赵晓彤
出版:更新:

这是2008年自杀的“聋人状元”李菁的网志:“多年以来,我不太接受自己的‘听觉缺陷’。它是没有价值的自我部分。它象征了混沌和无知的状态,和充满声音的世界形成尖锐的对立。‘身体缺陷’,不但对于我所身处的世界没有价值。对于我,也没有任何价值。”李菁的故事不时萦绕在邓慧兰心中,她自杀时,是中大手语及聋人研究中心的员工,而邓慧兰是中心主任。邓慧兰自1990年代开始研究手语语言学,与聋人接触十年后,她开始研究聋人教育。“我与聋人有很多接触时,我看到他们过往教育的不足,而我看到聋人是可以读得更好的,但(社会)没有给他们机会去提升,这纯粹是因为我们对手语的误解,而令他们失去机会。作为一个研究手语的人,要把他们的问题提出来,令社会对聋人、对手语的看法改观。”此为《聋星人求学记》专题报道之七摄影:吴钟坤

现在手语及聋人研究中心的员工,近半是聋人,聋人与健听人常以手语沟通,相处融洽。李菁曾是其中一员,邓慧兰仍记得李菁给她的第一封电邮:“我未见过一个聋人可以写到四分之三版A4纸的英文。”“她是当年的聋人状元,但她那么成功又怎样呢?”

李菁的网志有一段写她觉得自己与聋人和健听人都格格不入:“我一直想伪装成正常人的样子,好好地生活。有时,我也想加入聋人的圈子,奈何自己像个局外人。尽管如此,我的‘双面人’角色,大概不会改变吧。”邓慧兰当时不知道她背负着这么多的情绪,只觉得她英文很好,就聘用她。“她来到我们这里,我们个个都是嘻嘻哈哈的,又用手语沟通,你看她的网志也知道,她不明白为什么聋人这么开心?那就是说她自己一辈子都不开心。所以我觉得,来到中心是她一个很大的冲击,她发觉原来她是可以开心的,但她得不到,她成世都无,她成世都在挣扎求存。”

“她的爸爸很爱她,但也逼得她很要紧,要她很叻,所以,她爸爸(此事后)也崩溃了很多年。你问我整个李菁家庭搞成这样,为了什么?如果一早接受手语,可能李菁也很叻的,是吗?”

“我们的社会过往为什么把手语贬低到这个地步,而令很多家长灌输给小孩的观念是:千万不要学手语,好像毒品一样,麻疯症一样,你学了你必死。但她是否一个快乐的人生?她又不快乐,等于自己一直困在里面。”

+1

当聋人解决了读写障碍,邓慧兰会接着问:“他怎样看自己的人生?他有没有朋友?他的价值观是怎样的?他会把自己的经验用来贡献社会吗?”“香港也有聋人升读大学,他们可能懂或不懂手语,他们读书很成功,但他们开不开心?抑或他们其实是处于一个很孤独的世界?……我相信聋人小孩有权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他要对自己的人生有盼望,如果连这些基本人权也没有,再聪明也没有用。”

所以,他们要为聋人建立一个从小到大的友善学习环境,让他们与其他聋童、懂得手语的聋人老师一起成长,因为一个正面以及有人支援的环境,对每一个人来说都很重要,“如果聋人完全是在一个很失败的情况下生活,你叫他找人生价值会很困难,但如果他有正面的学习经历,大家有很多正能量,互相欣赏,这样的学习环境对聋生来说是很好的。”

她接触共融计划里的聋生,读书成绩不是人人都好—这与健听学生一样,但他们可以参加舞蹈班等课外活动,发现自己可以四围表演,找到自己的亮点,觉得自己有价值。“很多聋人一辈子无人欣赏,原来有人欣赏自己,已是一个好的人生。我追求的是,聋人如何找到一个他们认为有价值的人生。”邓慧兰认为,社会的不公平在于他们只接受口语对聋生的好处,他们没有考虑两个语言对聋生的好处。“从语言学的角度看,没有一种语言是靓过和叻过另一种语言的,语言其实是平等的。”

“(社会)最不公平是不认识他们的语言需要,因为不认识而带来了很多措施,制造了不公义。”“一个开放的环境里,聋人和健听人都可以接触资讯,这才是公平的机会。”

1880年,米兰国际聋人教育会议建议取消手语教育。2010年,第21届国际聋人教育会议向全球聋人道歉,表示当时的决定是重大错误。撰写本专题时,记者一边阅读李菁的网志,希望认识聋人的处境。因此节录她的几段网志为本专题作结:

邓慧兰打的手语是“支持”;对很多聋童来说,她是支持他们学习的重要力量。
让她感到骄傲的,是曾经令我和其他听障儿发出声音,对我来说,那不算什么,因为,有千千万万的人,说话多么流畅无碍。我追上去,跌得更伤,但对她来说,我能够自己发声,已是十分了不起。她觉得努力没有白费。于是,就这样,我也曾令别人觉得人生有意义。
李菁网志
我在大学一年级时曾进行右耳(单耳)的人工耳蜗植入手术,以失败告终。我自小的心愿,是像一个正常人那样生活。那时他们说,科技发达嘛,你的耳朵总有一天会康复。我多么天真,依靠这个愿望来度过人生的十数个年头。
李菁网志
我发现,虽然我是失聪的,但原来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口语教育,无可避免会有‘健听人士比聋人更优越(秀)’的想法。在向聋人请教手语的意思和正确手势时,这些想法在脑海不自觉地闪过。原来要在聋人面前承认自己的无知与不足,比起向健听人士请教更难。不过,我相信我可以放下这种心态。我需要的,是时间。
李菁网志

重温“聋星人求学记”报道:

上文刊载于第115期《香港01》周报(2018年6月11日)《手语抚平伤口 聋星人求学记》专题中的〈重塑价值观 手语学者:读书重要,开心更重要!〉。

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香港01》周报各大书报摊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