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专访】狱中点唱17年  叶韵怡︰是他们改变了我

撰文: 何郁慧
出版:更新:

“再会了又再等,一百六十六小时,怎么长,长得似,似是十世纪相加……”轻快的旋律,正是香港电台节目《万千宠爱》的主题曲。每逢周日黄昏六时十五分,许多在囚人士都会伏在收音机旁,为的就是一周一会,倾听他们心目中的天使—节目主持人叶韵怡的甜美声音。

叶韵怡主持的《万千宠爱》旨在服务在囚及更生人士。(吴炜豪摄)

166小时是怎样的概念?不说不知,原来这首广播多年的节目主题曲,是由来自石壁监狱的囚友作曲填词亲谱。未有这份词,叶韵怡也不知道他们的心事。时针滴答滴答,坐牢的日子是如斯漫长困苦。叶韵怡本来并不为意社会上有这群听众,直至17年前的某一天,她意外收到一封来自监狱的点唱信,自那天起,她不再是一个普通的唱片骑师—她走出了直播室,走遍了全港的监狱,更走进了在囚人士的内心世界。

由她主持的《万千宠爱》是一个长寿节目,开播至今已经17年,对于在囚人士而言,这接近两小时的点唱节目是他们的专属空间。直播室内,叶韵怡的案头堆满了在囚人士亲笔撰写的点唱信,信里的字密密麻麻,有些是藉点唱向同囚送上祝福,互相激励,“我哋要如期出册,出面再见”;也写上自己的心底话,譬如平时亲友探监难以启齿的深情剖白,“对不起,让你失望伤心,我承诺今后不再犯事了,你要等我。”叶韵怡每星期都收到许多这样的信。17年储下来的狱中信装满了20个A4纸箱,接近四万封;纸箱沉重,也不及信内文字的分量重,这些年来叶韵怡一封也没有丢弃。

“有更生人士跟我说,那个时段仿佛贯穿了时空,好像空间限制和铁窗的阻隔都不复存在。”叶韵怡也同意,有时候赤柱的囚友会点唱给荔枝角收押所的朋友,壁屋监狱的又会问候其他惩教所的同囚,监狱外的亲友也会打电话上节目道出心声。大气电波所凝聚的人情温度,穿透了监房的墙,加上叶韵怡声线甜美,更容易感染听众。

除了收到在囚人士的来信,叶韵怡还收过不少他们亲手做的画作。(吴炜豪摄)

囚友来信互勉 启发新节目

“其实我本身性格好男仔头,觉得自己不会做到那种很柔情的,需要万千情感去支撑的那些音乐节目。”叶韵怡入行时本来做医疗和饮食节目,跑跑娱乐新闻,嘻嘻哈哈就过了一日,怎也猜不到自己会这样深情读信,一读就读了17年。

节目的缘起要追溯至2000年,那时叶韵怡为一个音乐节目《黄昏点唱乐园》做替工。有一天,她发现办公桌上有几封信,信封没有邮票只有邮戳,她满是疑惑,究竟是哪来的信啊,“那个年代都没什么人寄信的了,大家都用电邮嘛。”她忆述,一拆那些信封,发现里头都是一些像牛油纸般薄的信纸,一读之下才发现是来自监狱的,有在囚人士希望点唱给“仓友”听。当下的惊讶让叶韵怡意识到,社会上有这群被人遗忘的听众,于是她决定在节目上读出这些来自不同监狱的点唱信。随后数周,叶韵怡收到的信愈来愈多,在桌上堆成一座小雪山。

她坦言,是一班在囚人士带动自己。看过一封封的狱中信,叶韵怡开始明白在囚人士的所思所想,原来所谓“更生”,并不是只有出狱后的工作机会,还需要在狱中悔过时给予的鼓励与理解。不过,当时电台管理层看到叶韵怡接二连三读出在囚人士的信,却显得格外担心,“当时的管理层重复了好几遍,‘毕竟他们是一班犯过法的人,我们会担心’,他们暗示我不要再读了。我亦曾反复思量,究竟有没有需要担心呢?但其实根本没有啊,他们没有叫我做犯法的事,我当时的想法很简单,觉得他们都是听众,而大气电波是公平的,不应该剥削他们的权利啊。”好在她够年轻反叛,一再反问“点解唔得”,长时间的抗争与理论,管理层也服了她。当时台长杨吉玺全力支持她,甚至容许她开一个全新节目,定位服务在囚及更生人士,《万千宠爱》就是这样在叶韵怡的固执坚持下孕育而成。

他们没有叫我做犯法的事,当时的想法很简单,觉得他们都是听众,大气电波是公平的,不应该剥削他们的权利。
叶韵怡
每一封信都满载情感,曾经有在囚人士一周寄出了59封信,盼在空中留言。(吴炜豪摄)

铁窗内的他们受过法律制裁后,灵魂与肉身同被囚禁,自尊瓦解。“我们以前一直都有写信出去,却往往石沉大海,偶尔有DJ会读信,不过读了一次就没了。我们也因而标签自己,觉得我们是这类人,所以他们才不读吧。但是叶韵怡不止读出了一封,还持续的读,这个消息慢慢在监狱之间传开了,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鼓舞。”苏虾至今仍然记得,她在2000年服刑期间开始收听叶韵怡的节目,本来她没有听电台的习惯,但《万千宠爱》却成为了她往后撑过牢房生活的支点,“因为我觉得她是撑我的,这个节目是为我们而设,所以一定要捧场!”

苏虾是个性格爽快不婆妈的人,所以每当扭开收音机听着别人的故事或收到朋友给自己的点唱,往往只觉煽情肉麻,但随后每当听到囚友姓名一一在节目读出,那声声的慰问恰似寒冬晨光,“听到点唱被读出的话,我们都会大叫,成个监仓震晒,隔篱仓都会听到。”

一个“天使”的诞生

不知道从何时开始,在囚人士都喜欢称呼叶韵怡做“小天使”。她并没有仅仅视《万千宠爱》为一个纯粹的电台节目,她还走访全港所有监狱探望在囚人士,有时还回信给在囚朋友勉励他们,结果连惩教署都在2003年委任她为“更生天使”。被人叫作天使,叶韵怡到今日还会觉得不自在,事实上她觉得,这17年来遇到很多更生人士,见证一个个有如电影情节的人生经历,反而让自己有所体会和成长。

叶韵怡直言,现在身边很多好朋友都曾犯过严重罪行,但其实她以前也跟普罗大众一样,身边没有释囚,法律上的罪与罚也距离自己很远。有些人会提防有案底的人,甚至不信任他们,这位天使初次接触囚犯时内心可会道德审判,甚至感到害怕战兢?叶韵怡说曾经的一次经历就让她反思良多。

叶韵怡没有将《万千宠爱》视为一个纯粹的电台节目,她走访全港所有监狱探望在囚人士,结果连惩教署都在2003年委任她为“更生天使”。(吴炜豪摄)

有一年,她去了赤柱监狱出席惩教署的活动,席间有一位男子上前跟她说:“韵怡妳好,我经常听你做节目的。”叶韵怡当下才发现,原来面前这位男子,就是当日震惊香港社会的“屯门色魔”。他主动跟自己握手,手握过了,叶韵怡的思绪却非常混乱,一点担心油然而生,“案发时期,自己年纪还很小,还需要爸爸接送回家,当时我也非常关注这单新闻,报道刊登了很多疑犯的拼图。而他跟我握手之际,我满脑子就浮现了那些拼图,拼图、拼图、拼图,那种混乱的感觉持续了一分钟。”不过,她却没有放弃和对方持续聊天,始感受到其实对方已经改过了,人也很有礼貌。叶韵怡体会到,一个犯过谋杀强奸、对社会有威胁的人都会改过更生。这令叶韵怡更相信,社会应该给予机会在囚人士,尝试放下心里的标签。

犯过事,害了别人和自己,往后要争取他人的信任甚至修复关系,实属难事。叶韵怡记得,曾经有惩教署资深职员跟她说:“韵怡,他们骗你而已,他们不会改过的了,你看他们表现好,他们只是装出来给你看。”不过,她并不这样认为,“我真心对待他们,他们也以真诚相待,有些人我认识了六、七年了,之后都没再犯法,有一份正当职业,他们能骗我什么呢?”这些年来,叶韵怡身边的人都知道她经常和更生人士聚会联谊,他们甚至会语带关心,跟她告诫道:“小心啲㖞!”听到这些说话,她心里反问:“要小心什么呢?在我看来,面前的他,给予我的感觉是否可信,相比我查看他以往的file,知道他犯过什么案更为重要。”旁人总爱笑她单纯,但她宁可相信人性的好。

信里的字密密麻麻,有些是藉点唱向同囚送上祝福,有的写上自己的心底话。(吴炜豪摄)

空中传话 囚犯家人破镜重圆

当然,叶韵怡也看过不少人频繁进出牢房,出狱未几又再犯事,一再摧毁家人的信任。然而,她在主持电台节目的年日里,也见证过在囚人士与家人破镜重圆的时刻。曾经有一位女听众致电去《万千宠爱》留言,她这样说:“我现在26岁,但我妈妈自我出生以来就不停坐监,因吸毒而不断出入监狱,她上次再入狱时我已经断言不再认她了,要断绝母女关系,但我现在打电话上来,就是希望透过大气电波跟妈妈说:我畀最后一次机会你。”叶韵怡追问下才了解,原来这位女听众成长以来都没有妈妈照顾,20多年来积累了无尽的失望和恨意,可现在她身怀六甲,将为人母了,才体会到母女之间血脉相连的感情,她也因而希望给予母亲最后一次机会,希望她改过自新,待她出狱后修补关系。

听着她剖白,叶韵怡也替这两母女着急,祈求铁窗内的那位妈妈有在收听。怎料节目播出的下一周,她就收到那位妈妈的来信:“听完留言,哭了一整个通宵,是自己无用,几十年来都和毒品扯上关系。多谢韵怡你传达这个信息给我知道,我亦很感激女儿肯给予我这个机会,请你帮我转达,让她知道我承诺今后不会再错了。” 这两母女隔空跟对方掏心掏肺,叶韵怡也被震撼,“原来大气电波的魔力真的很大。”好些日子过去,那位女听众告诉叶韵怡说,妈妈出狱了,她们一家生活很好,她也原谅了母亲,两母女和好了。

过年的时候,她给了我一封利是,上面写道:“苏虾,唔好怀疑自己的能力,其实你可以比任何人都强啊!”
更生人士苏虾
苏虾视叶韵怡给她的一封利为宝,至今仍好好保存。(吴炜豪摄)

“那是我最深刻的经历,原来帮助一个更生人士,就是帮助整个家庭。”那份感动,叶韵怡犹记在心,亦推动她继续关顾身边的在囚及更生人士。苏虾在2013年出狱,在更生朋友介绍下认识叶韵怡,更与她成为好朋友。“我出狱后第一年,过年的时候她给了我一封利是,上面写道‘苏虾,唔好怀疑自己的能力,其实你可以比任何人都强啊!’我真的好感动。”苏虾以前过得不好,家人关系疏离,她曾经一度觉得“有韵怡撑就够了。”叶韵怡也很关心和鼓励苏虾,劝她不要放弃,最近她和家人的关系开始修补起来了。

监禁容易 宽恕很难

有血有肉的铁窗故事,并不只有囚友有所得着。叶韵怡说自己是一个大情大性的人,很容易激动又执着,是这些故事改变了她,让她慢慢学会处之泰然地面对人生高低。大概十年前,叶韵怡的第一段婚姻出了问题,因为价值观相抵,她决定和前夫分开。她忆述当年的自己非常困扰,人也憔悴消瘦,探访在囚朋友时,对方看到自己这样也非常忧心。两个大人办离婚,同时又要考虑两位小朋友往后的安排,问题接踵而来,“面对前夫,我曾说过‘我一世都唔会原谅你’,始终两个人的事不应该牵连小朋友 。”叶韵怡曾经将前夫列入“一生不可原谅的名单”,后来才觉悟,穷一生去恨一个人其实也折磨自己,不过那时的她执着,也想不开。

不过,她想起了一个监狱的故事。1985年宝马山双尸案,两名英籍学生被童党谋杀,轰动了整个社会。叶韵怡在惩教署一个活动场合中,认识了当年双尸案的其中一位主谋尹三龙。她记得当时自己非常直接地问对方,究竟如何面对自己过错。面对大是大非,义愤填膺乃人之常情。然而,她也记得受害人的父母在1998年时去信时任特首董建华,表示他们已经宽恕肇事者,也祝愿他们可以重获新生。“那一刻,我看到这宗新闻,我才感受到宽恕的力量有多大,我问过尹三龙,他也说自己无法宽恕自己。如果有人杀了我的子女,我可不可以原谅他?虽然我做更生工作,但说真的,我到现在都回答不了。怎能够想像?我可能真的不能够原谅啊!”

叶韵怡慨叹,宽恕真的不容易。“如果要这样才算‘不能原谅’,那回望自己的问题,其实多微小啊!别人连把夺去自己子女性命的凶手,都可以放下,甚至宽恕,为什么自己不可以呢?”到了现在,她坦言自己内心已经没有那个“不能宽恕的名单”,也放开了以往的执念。

17年来见证更生故事,叶韵怡坦言自己也被感染,把更生朋友视为自己的启蒙老师。(吴炜豪摄)

叶韵怡是一个感情细腻的人,访问由始到终,她说着说着,每当提起感动的故事时总是忍不住流下泪来。“我经常说,是他们改变了我。我人生有两个启蒙老师,一个是我妈妈,另外的就是一班在囚朋友及更生人士了。”她感慨道。17年来,叶韵怡坚持做好一个为在囚人士而设的电台节目,却意外成为了别人生命的天使,自己也成长了。她说,这些都是人生中意外的礼物。

上文刊载于第90期《香港01》周报(2017年12月11日),原文标题为《狱中有“信”十七年无间断 囚友至爱:叶韵怡》,现题为编辑重拟。

浏览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敬请留意12月11日星期一出版的第90期《香港01》周报,各大书报摊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