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要改革|陈克勤:非重新“分饼仔” 探索行政主导与市场结合

撰文: 文维广
出版:更新:

民建联主席及立法会议员陈克勤指,三中全会《决定》已为香港的改革给出明确答案,强调要“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支持香港、澳门打造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高地,健全香港、澳门在国家对外开放中更好发挥作用机制。”充分反映中央对香港独特优势的高度重视。香港改革的目的绝不是所谓的重新“分饼仔”,而是要尽可能地做大整个“蛋糕”。

他认为,要完成香港的改革进程,需要管治团队破除思维上的条条框框,深入探究现行的治理机制,是否适应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应打破固有的发展路径,使治理能力与现实发展需求相匹配,需要特区政府更加积极有为,进一步探索如何将行政主导与高效市场相结合,实现更好发展。

陈克勤(黄浩谦摄)

同时为行政会议成员的陈克勤今日(20日)在《大公报》撰文指,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闭幕后,中央港澳办、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夏宝龙会见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时提醒香港要“通过改革实现更好发展”。从“识变、应变、求变”到强调“锐意改革”,中央对正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迈向由治及兴之路的香港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和希望。香港为何要改革?又应如何改革?香港社会应认真研究、深入探讨。

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影片截图)

他承认对于如何改革,社会仍然充满疑问。有人问,破除利益固化藩篱,是否意味着要颠覆现有的经济结构?是否意味着香港需要破旧立新,对经济成果进行再分配?陈克勤认为这一系列问题,三中全会《决定》已给出明确答案。《决定》强调,要“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支持香港、澳门打造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高地,健全香港、澳门在国家对外开放中更好发挥作用机制。”这充分反映中央对香港独特优势的高度重视。香港改革的目的绝不是所谓的重新“分饼仔”,而是要尽可能地做大整个“蛋糕”。

政府要破除思维上条条框框

他指,新一届特区政府上任以来,充分贯彻“以结果为目标”的施政理念,在多项重要工作中取得突破,但要实现由治及兴,完成香港的改革进程,更加需要管治团队破除思维上的条条框框,深入探究现行的治理机制,是否适应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深刻理解“一国两制”的内涵,进一步推动特区治理能力迈向现代化。

他认为,香港应打破固有的发展路径,使治理能力与现实发展需求相匹配,充分贯彻问题导向、守正创新的治理理念,在行政主导的原则下,探索出一条新的发展之路。要完成这一改革目标,需要特区政府更加积极有为,进一步探索如何将行政主导与高效市场相结合,实现更好发展。解放思想把握改革黄金窗口期国家提出以新质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总体策略。在取得改革开放40多年经济成就的今天,国家仍然锐意改革,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并非要完全放弃传统产业,国家的经济发展方向还是要以进促稳,先立后破,上述战略把握,对香港目前所面临的改革方向有重要的启示。

产业结构单一 贫富悬殊差距不断拉大

陈克勤指出,长期以来,产业结构单一等因素,造成香港社会贫富悬殊不断拉大、青年向上发展空间不足等深层次问题。香港的四大支柱行业占本地生产总值60%左右,但近20多年的时间里,只有金融业的工资有较为理想的涨幅,其他三大支柱性行业薪资增幅明显逊色,甚至在部分年份录得负增长。

陈克勤指美国发动对华贸易战,令香港的转口枢纽中心地位受威胁(Reuters)

此外,美国发动对华贸易战以来,作为中美贸易的重要转口港,香港的转口枢纽中心地位受到威胁。再加上美西方所主导的对华“脱钩”战略,使全球供应链体系出现变化,多重因素叠加之下,香港对外贸易规模渐见萎缩,急需开辟新兴市场,以把握新的贸易机遇。除此之外,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革命性技术的飞速发展,香港金融、零售等传统支柱产业面对着多方面冲击,部分人手岗位正逐步被科技取代,传统优势产业急待转型升级。无论从香港自身的经济结构,还是从外部环境、科技变革等角度出发,都可以见到香港需要全方位的变革,以应对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挑战。可以说,香港的改革有着很强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港府近年大力推动创科发展,并鼓励加强与内地合作。(资料图片)

香港产业政策要有大刀润斧改革

他又指,以发展新兴产业为例,从千禧年的IT热潮,到近年来着力发展人工智能、生物科技,创新科技一直是香港社会的热议话题,但上述产业在港的发展实践,不仅受制于香港的土地、成本等客观因素,亦有市场对原有成功路径的依赖等因素,再加上新兴产业缺乏公共资源有力的支持,最终导致在学研能力出众、融资渠道丰富等优势环境下,香港至今仍未能在创新科技领域形成优势产业集群。

他认为,特区政府的经济产业政策应有大刀阔斧的改革,加大扶持力度,用好香港学研优势,在创科关键技术上进行攻克,形成核心优势;或者基于香港在全球供应链中的成功经验,围绕国家经济双循环,打造香港成为新兴产业内外供应链上的关键节点。创科产业集群的形成,亦可支持香港的传统优势产业,金融、专业服务亦将受惠于新兴产业的发展,因应实际需求形成新的服务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