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角度看西医:盲目退烧、症状消失当医好 反令身体愈医愈易病

撰文: 红出版集团
出版:更新:

西医药治疗对治症状、遏止症状,药物的生化反应、微观局部似是科学的,但却常是违反身体整体自我恢复的本能与意愿、违反医学、违反人体整体生理,对人体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害。(本文节录自《为何到最后,还是需要中医?》。)

文:廖少明中医师

都市疾病中最常见的外感,伤风、感冒、流行性感冒、病毒性感染,症状常见如发热、咳痰、鼻涕、腹泻……等等,是身体免疫机能对抗病毒与排斥病毒的本能表现。微观对抗式治疗压抑消除症状,犹如令身体不再抵抗。退热强令在应激状态对抗病原病毒的免疫机能平伏下来,不再对抗不再消灭病原病毒,止咳收鼻水止吐泻犹如停止身体的排毒机能,让病邪停滞体内。于是病邪便可以更无阻挡地、长驱直进,进入身体深处,对身体造成损害。

遏止症状,盲目退热,对婴幼儿童的祸害

对于婴幼儿童,西医药遏止症状治疗造成的祸害常是难以弥补的。症状可能会暂时消失或减轻。但外邪、病毒仍然深深滞留,身体远未痊愈,由于免疫机能被退热压抑,常很快地便会有新的感染,与症状重现或加重。常见一些幼儿初起发热咳嗽咽痛,被诊断为外感、咽炎,服退热药、抗生素后,症状缓解,似是好转痊愈,但仍常有精神萎靡、状态不佳、夜睡不安、盗汗等隐晦症状,常见很快便会再发病,外邪层层深入,会发展成更深入的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或其它更深入的变症。

【相关图辑】新冠肺炎|退烧了仍可传播病毒?关于发烧你要知道的6件事(点图放大浏览):

+10

也有体质较强的、或外邪侵入性毒害性较厉害的情况下,服退热药期间仍反复退热发热,其实是免疫机能被退热药压抑后退热,药力过后身体仍再有能力尝试恢复发热抗邪的表现。但在持续服药退热压制下,免疫机能遭不断被削弱下最终也不会再明显发热或反复发热。或会转为夜睡活动静止时,身体正气、免疫系统仍能集中能量抖擞余力抗邪下,发热汗出。中医称之为“盗汗”。这也是现今大部分婴幼儿童经西医药治疗后身体的实况表现。

家长们都非常害怕婴幼儿童发烧发热,一有发烧发热便会马上服退烧药退热,因怕会引致脑膜炎“烧坏脑”。这也是近数十年来人们常听到与深刻铭记的医学“常识”,亦是已深种在一般家长脑海里害人不浅的谬论。所以孩子一发热便要马上退热,讽刺的是,正是因为不断退热治疗令免疫机能不断被削弱至无能再抵抗下,外邪才可以长驱直进地深入三阴脏腑,影响心脑肾并引起严重变症,如脑膜炎、肾炎、心肌炎、心瓣膜炎等等。对证的中医治疗是完全可以在两三帖药间有效地全面整体治疗、并治愈外感高热。

但很遗憾能对证的中医治疗并不普遍,实况甚至是甚为稀有。常见的却是用西医概念去使用中药,是用中药去针对治疗症状的“中医治疗”。更讽刺的是与西医不同,中医能否对证治疗并不一定与学历有关。

【相关图辑】熬夜大吃大喝易热气水肿 中医3大方法令身体下火(点图放大浏览):

+4

西医治疗外感,无法治疗、无为而治与后遗症

在欧美先进国家,西医治疗外感似已尽量不用退热药、抗生素等,甚至听说有不给药并只建议回家休息多饮水。其实是在说西药对病毒性疾病并无疗效,有益有建设性、可以做的,便只是回家休息让免疫机能恢复与自愈。香港近年也有卫生部门宣传说,外感是病毒引起的疾病,抗生素只能针对病菌,对病毒无效,建议不要滥用抗生素,却没有提到退烧药。

一般如果是身体健康、免疫正常的婴幼儿童或青壮年,外感病毒入侵、身体机能奋力抵抗,发热时遭受西药退热遏止,病毒会更深入体内。但如果身体有足够休息下,免疫系统慢慢亦可能恢复、产生对应的抗体消灭病原病毒而自愈。但身体的免疫机能会随著每次的退热、对治症状治疗、被削弱,最终会发展到就算有新外感,也不会有明显症状与发热,这是免疫机能被严重削弱的表现。

从西医的角度,治疗令感冒症状消失了,便算是治愈了。外感病毒性疾病无药可治,多些休息吧,治疗的目的只是舒缓减轻症状,希望能令病人舒服些好过些而已。痊愈与否只能靠病人自身的抵抗力、免疫力。不能自愈或有其它变症似亦只能是见一步行一步。

常见一些患者经常有一些喷嚏鼻水,但并无其它典型的外感症状,西医会诊断为“鼻敏感”,并会处方些抗敏感药,一般都并无疗效,病人大多也会不了了之。也会见到经常有一些似是间歇咳嗽的患者,也没有其它典型外感症状,西医也诊断不出是什么病,常会建议病人检查肺部,看看是否肺结核,结果常也不是。也有一些长期泄泻的患者,也没有其它典型外感症状,西医处方止泻药时可能有效,停药后症状如故,病因亦似是不明。

【相关图辑】秋天润肺果茶汤品适合全家饮用 预防呼吸道疾病▼▼▼

麦冬玉竹太子参雪耳瘦肉汤:

木瓜松子杏仁奶:

《为何到最后,还是需要中医?》书封

书名:为何到最后,还是需要中医?

作者:廖少明,上世纪50年代末香港出生,1983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主修化学。2000年开始研习中医,2006年完成香港大学中医学士课程,其间曾赴国内不同省份追寻中医学术流派源流。2008年开始在港执业行医。

【本文获“红出版集团”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