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份粮畀晒老婆管 悭家爸950万买元朗三房:见到仔女开心就够晒
大家常说“成家立室”,组织家庭后居住问题就成了必要考虑的条件。但在香港成家立室从来不是简单事——“成家”或许靠爱情,但“立室”却要面对现实的楼价与空间问题。苏生与内地太太结婚十年,为了给子女更好的成长环境,令一家人安居乐业,最终于去年以950万元买入元朗新盘YOHO HUB II的三房单位,让两名小朋友拥有属于自己的房间,也一圆自己儿时的梦想。
现年30多岁的苏生与妻子本身在南昌站居住,早在两三年前已经有置业的想法,一直有留意楼市的动向,但当时觉得楼价太高位,所以不敢入市,一直都保持观望。直至去年见整体楼市已大幅回落,适逢元朗YOHO HUB II以低价推盘,在“计过晒数”后觉得是一个合适的入市机会,于是便入飞抽签;最终亦顺利中签,以950万元买入一伙643平方呎的三房单位,呎价约14,774元。
“人哋坐紧艇,系咪要执平货?”
他坦言,他曾对比过项目一期的价钱,当时同类的低层单位造价约1,300万元,与现在相差约300万元。所以他买入时抱有一个心态,觉得自己层楼不会像之前高位入市的人一样,买贵了许多,亦觉得“即系人哋坐紧艇(嘅时候),我哋系咪应该要执平货呢?”
满意元朗区近年发展成熟、交通配套方便
除了价钱外,苏生指地理位置也是他们其中一个考虑因素。他认为元朗以前会让人感觉是“大西北”,但现在已发展得非常成熟,整个区的面貌已经与十多年前不一样。尤其是YOHO社区,会所设施、商场及生活配套等充足,附近已可以满足吃喝玩乐的需求,就算要出九龙市区交通也很方便,所以对屋苑地点非常满意。
而且屋苑也是整个YOHO系列的最后一期,代表社区的发展已经完善,他觉得居住在这里就是居住在元朗的市中心。对于交通方面苏生亦赞不绝口,他指屋苑位处地铁站上盖,搭乘地铁前往港岛上班也只是40分钟,如果要前往内地又有配套巴士,出入非常方便,属于是“北上又得,南下又得”。
曾被朋友怂恿买其他新盘
苏生还透露,2年前有数位朋友曾怂恿他一起去入飞买油塘亲海駅,不过他当时还在观望不敢参与,朋友们还笑他错失良机。他现在觉得两者比较下,反而庆幸自己当时没有选择亲海駅。“大佬!你楼花期长,仲要你九龙东但又唔近地铁站,行去油塘站都十分钟。我呢度唔好? 一直凉冷气到地铁。”
全数收入交由妻子保管、身上只留车费及午餐费
苏生表示,他本人经营汽车生意,妻子则从事金融,两人每月收入约10万元,目前供楼需花费3万元,占收入的3成左右。他们是次买入这个单位准备了3成首付,金额约300万元左右。苏生指首付一半来自夫妇二人的储蓄,另一半为双方父母的资助。讲起储蓄,苏生特别提到要感谢妻子多年来的陪伴及努力,妻子是他的生活中一个非常强力的支持。
他表示自己物欲不大,基本上不怎么消费,所以储蓄习惯就是将全部的薪金“上缴”给妻子管理,平时身上只留有车费及午餐的零用钱。因为妻子从事金融,所以都相信她会更适合管理或将两人的储蓄用作投资。他更指,一个男人身上不需要有太多钱,“返到屋企,见到两个小朋友开开心心咁对住你已经够晒啦”。
希望给子女独立的房间、实现儿时愿望
虽然他们供楼费用占月收入的占比不多,不过苏生指由于有两个小朋友要照顾,所以日常开支都不少,经济上还是有一定压力。他也表示知道如果买一间两房单位在经济上一定会更轻松,但还是为了让子女有更好的成长环境,决定辛苦少少;希望让他们有自己一间房,或者有一间书房方便他们学习。
苏生同时分享了自己儿时最大的梦想,就是希望有自己独立的房间;到他现在为人父后,他也希望可以满足到自己的小朋友,给他们最好的生活。他强调,其实他们两夫妇的想法很简单,只要子女过得好,他们就觉得足够了。
买楼只为安居乐业、不惧楼价波动
被问及香港楼市的前景未明朗,会否担心楼价下跌。苏生表示不会太过忧虑,因为其实没有人知道什么时候才是楼市低位,或者几时买先叫“抵买”。反正他们买楼的目的是自住,不是用来投资,所以他们觉得只要是适合自己单位,以及自己能力负担到就可以入市,楼价波动对他们不会造成影响。“我自住唔系为咗赚钱,我只系要安居乐业”。
看好后市平稳发展、认为最困难阶段已过去
加上,苏生认为政府做了许多措施去保持楼市的稳定,所以他对后市亦有信心,长远而言整体楼市虽然不会像过往一样狂升,但会持续平稳发展,最困难的阶段已经过去了。
苏生更忠告年轻人买楼最重要是前期做好风险评估。只要手头上有足够的资金去面对意外及风险,即使不幸地出现楼价贬值,也不会对生活造成影响。特别是他们这种已经组织了家庭的人,作任何决定前都要有周详计划,绝对不能影响到小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