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印花税可因减得加吗?停售商业用地 维护金融稳定|蔡志忠

撰文: 蔡志忠
出版:更新:

前天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发表2025年度财政预算案,整体来说是一份具有前瞻性规划、全面务实地照顾基层及改善民生的预算案。楼市方面虽然著墨不多,但也因应目前经济状况,作出优化土地供应策略,包括在未来一年停止推售商业用地,以及考虑将部分商业用地改划作住宅用途,同时亦推迟洪水桥/ 厦村新发展区市中心商业用地的原址换地完成期限,对商业市场起正面作用。

此外,预算案也提出将征收100元印花税的物业价值上限,由300万元提高至400万元,并以扩展创业先导计划,鼓励青年人试行创业。以上两项建议可以支援年轻人奋斗事业,以及帮助年轻家庭早日达成置业目标,这也是本预算案的亮点之一。就楼市方面而言,假设购买一层400万元的物业,原本印花税需要6万港元,现在只需100元,对年轻首置者来讲,直接减少买楼负担,使他们更加容易上车。预期将为新界区的细价楼成交带来不少帮助,细价楼小阳春将在3月初爆发。

甲厦租金显著回落 吸引企业回归中环

预算案建议停售商业用地是明智之举,近年来商业物业空置率高,租售价格跌幅过大,有必要暂停供应以稳定市场。坦白说,在目前环境下,即使政府推出商业土地招标,也是随时流标收场,与其估计没人竞投,不如干脆停售更切合实际现况。笔者相信,随著写字楼租金显著回落,股市却出现回升,资金开始重返香港市场,投资银行和金融机构再次进驻金钟和中环核心地段,从近期录得众多大手租务成交来看,不难发现有新的外地金融机构进驻,也有非核心地段的本地租客搬回港岛核心区。预期甲级写字楼需求将持续增加,这个板块给予看好,租售价格会止跌回稳。

近年来香港经济走下坡,在未来3年仍然面对财政赤字严重的情况之下,坊间对财政预算案的期望本来就不大。只是经历过几年的经济不景气,中小企业面临很大困境,香港楼价物价大跌,工商界裁员减薪声音此起彼落,然而预算案对问责官员和高级公务员却只是冻薪,未能适当减薪与大家共渡时艰,难免让人有一点点失望。公务员曾经3次减薪,包括2004、2005年全体公务员减薪3%,以及2009年高阶公务员减薪5.38%。要知道香港公务员的薪金之高属于全球数一数二,如果轻微减1%至2%其实无伤大雅,但就能够释放出执政者的诚意,所表达的信息才更重要。

应全面减印花税 刺激物业流通率

还有美中不足的是,虽然减少300万至400万价值的物业印花税,对细价楼物业有一定支持,但是真正需要调低印花税的其实是大额物业,因为这个市场更为严峻。近年来物业市场成交萎缩,二手物业的流通率从以往正常的大约8%,减少到近几年只有2%左右,假如全面减少物业印花税,例如将大额物业的印花税从4.25%减到3%,表面上好像少了税收,实际上会因减得加,只要能刺激物业成交量,让流通率达到整体物业的5%或以上,那么政府的物业印花税收入就会比现在多,而物业交投增加,带岀来的经济效益当然更加明显。

无论如何,笔者认为香港经济开始慢慢复苏,股市已经有一定程度回升,楼市也在谷底打底,住宅相对比较稳定。工商舖市场仍然较为波动,由于商业地产普遍都作银行抵押贷款,这个市场已经是金融化的市场,因此无论是政府银行监管部门,还是各大银行金融机构,都应该作出适当的措施,支援这些受影响的地产持份者和中小企业,帮助他们渡过难关,也等于帮助自己,共同维护香港金融市场的稳定。

【财经专栏】蔡志忠|亚洲地产创办人、香港专业地产顾问商会荣誉会长

从事地产行业近38年,拥有丰富的工商舖投资经验。集团旗下企业包括财务、饮食、百货商店、超市、迷你仓、共享工作间等等,业务多元化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香港01的任何立场,香港01亦无法核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

另外,以上纯属个人研究分享,并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机构立场,亦非任何投资建议或劝诱。读者务请运用个人独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