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溪惊魂”过后 俄罗斯势大幅扩大对中国天然气出口

撰文: 毛咏琪
出版:更新:

北溪一号天然气管道在结束维修工程后终恢复供气,亦如外界预期只恢复四成的供气量,欧洲经历“惊魂十日”后,必然加速寻找其他能源供应。事件揭示了欧俄之间能源买卖关系变得紧张,俄罗斯亦须加快开拓其他巿场,包括积极部署把天然气“东输”,加大对中国出口能源,预计将于2024年动工兴建、连接中俄的“西伯利亚力量二号”(Power of Siberia 2)的输气管项目,备受瞩目。

普京今年2月以来挥军攻打乌克兰,德国随后叫停了连接俄罗斯与德国的北溪二号(Nord Stream 2)天然气管道的最终审查。对普京而言, 因攻乌受到西方制裁多少应有预期,为俄国能源寻找新巿场也早在其盘算之中,而增加向中国的天然气出口是其中重要一环。

中国对天然气需求持续增加,增加天然气使用属于206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必然环节,加上中国面对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潜在贸易战,跟俄罗斯的能源合作可谓各取所需。事实上,俄罗斯向中国推销天然气已有长达30年,但直至2019年底“西伯利亚力量一号”(Power of Siberia 1)开通,俄气才正式输送到中国。

目前,欧洲仍然是俄罗斯天然气的最大客户,每年进口约2,000亿立方米天然气,占欧洲整体供应约三成;相比之下,中国每年进口量仅约380亿立方米。

被白雪包围的一个俄罗斯炼油厂。(Getty)

俄中:最大供应国与最大需求国

事实上,中国已是全球第一大天然气消费国,其中43%天然气进口自外地,当中包括890亿立方米的液化天然气(LNG)及460亿立方米的管道天然气。欧洲每年使用5,410亿立方米天然气,中国每年消耗量仅有3,310亿立方米,但随着中国减少燃煤,预期到2030年天然气使用会增加至5,260亿立方米,跟欧洲现时水平看齐。麦肯锡咨询公司(McKinsey)更估计,中国2035年的天然气需求将较现时增加一倍,到2040年天然气使用量更达每年6,200亿立方米。

俄罗斯国营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CNPC)于2014年签署了价值4,000亿美元、为期30年的协议,兴建连接中俄的“西伯利亚力量一号”输气管。管道全长8,000公里,其中3,000公里位于俄罗斯境内,约5,000公里位于中国境内。

中俄在2014年签署项目,正好发生在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受到西方制裁之后。这个时机绝非巧合。2019年底,西伯利亚力量一号正式启用,预计到了2025年达到负荷顶峰后每年可向中国输送多达380亿立方米。西伯利亚力量一号的独特之处是它只向中国一国输送天然气,不像输欧的天然气管道般途经及供应多国。

北溪一号一度关停进行定期修护工程,令欧洲天然气供应紧张。(AP)

能抵御地震及爆破的“极地丝路”

为了开拓中国巿场,俄罗斯在西伯利亚东部的两个气田开发项目,加上通往中国东北的管道上的投资成本,估计达550亿美元(约4,318亿港元),这也是俄罗斯自苏联解体以来,投资金额最大、最具野心的能源项目。中国没有提供贷款,但保证按商定的定价公式每年购买380立方米的天然气。

由于项目贯穿天气环境严苛的地域,西伯利亚力量是一项困难重重而浩大的工程。整条输气管道蜿蜒穿过平源、河流、沼泽与永久冻土层,数千名施工人员在零下40度的极低温环境工作,于冻土中切开4米深的大坑来铺设管道。而且基于要适应极地气候与环境,管道都经过精心设计(包括可抵受地震、80摄氏度的温差),在施工过程中,管道须通过巨大的压力及撞击测试,甚至军事级的爆破测试。

随着一号线落成使用,中俄的天然气合作还陆续有来:“西伯利亚力量二号”——由西伯利亚的亚马尔半岛(Yamal Peninsula)经蒙古国输气至中国西部,途中穿过阿尔泰山脉地区(Altai Region),每年供气量可达500亿立方米,预计到2030年落成启用。这次的管道兴建工程预计比“西伯利亚力量一号”耗资更庞大、需时更久。

“西伯利亚力量二号”预计由亚马尔半岛,贯穿蒙古输气至中国东北部。(来源:Gazprom)

蒙古总理奥云额尔登(Oyun-Erdene Luvsannamsrai)上周向英国《金融时报》透露,俄罗斯将在两年之内、即2024年开始建设全长逾6,000公里的“西伯利亚力量2号”,尽管乌克兰战争给项目“蒙上了阴影”,但预计工程将继续进行。他说:“该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已经完成,我们相信建造将于2024年开始。”穿越蒙古的最终路线仍在商议中,一旦拍板,蒙古将可受惠于收取天然气“过路费”,提振因疫情及中国关闭边境而受影响的国内经济。

亚尔马半岛向来是俄罗斯最重要的天然气产地,其中的博瓦南科沃气田(Bovanenkovo fields)自2012年起开发,如今每年量产高达1,150亿立方米。博瓦南科沃气田跟其他气田一样,主要为出口到西方巿场而建造。不过,日后,亚马尔地区的巨大存量也将会成为东行出口的主力来源,位处较偏远的北极地区亦有几块气田正在开发。

能源数据分析专家Tom Merzec-Manser向《美国之音》指出,西伯利亚力量一号并不与供欧的天然气田连接(理论上严重限制了俄罗斯把天然气转销中国),但这日后可能改变:西伯利亚力量二号铺设将会把西行管道网与新建的东行网络连接起来。“这确实给了作为主要出口商的Gazprom将天然气导向另一个市场的选择权。”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于7月20日在布鲁塞尔欧盟总部记者会上发表讲话,演讲背景写着“为冬天储下天然气”。欧盟总部提议成员国在未来几个月内将天然气使用量减少15%。(AP)

现时,中国消费的天然气中约三分之二进口的是液化天然气(LNG)。其中,中国从澳大利亚进口了大约40%的液化天然气,占比最大;来自美国的进口量则略超10%。一直以来,液化天然气要输往中国就必须经过马六甲海峡,撇开中美关系不说,中澳关系近年亦迅速降温,促使中国有意减少甚至暂停从澳大利亚进口液化天然气。

可以预期的是,在未来十年间,俄罗斯向中国输出的天然气以至各种能源将会大幅增加。单在今年头三个月,中俄贸易已比去年同期长了近三成,当中主要是俄罗斯的能源出口。正如中国外交部时任副部长乐玉成(现广电总局副局长)4月时形容,这种增长“充分显示出两国合作的巨大韧性和内生动力”,“不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方将一如既往同俄方加强战略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