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30年来首次贸易逆差:德国“能源贫困”现形

撰文: 毛咏琪
出版:更新:

德国5月份最新数据显示30多年来首次贸易逆差,这亦凸显出乌克兰战争导致的能源问题,对这欧洲最大经济体的影响已开始浮现,这除了导致民间出现“能源贫困”现象之余,亦快速波及到依赖出口及制造业的德国经济。

《华尔街日报》报道,随着能源进口成本飙升,德国长期以来保持的贸易顺差在5月份转为逆差,这也是1991年(即东西德统一后不久)以来,德国单月进口首次超过出口,5月的对外贸易逆差为10亿欧元。

事实上,德国5月的出口额比去年同期还是上升了11.7%,但进口额同比却大增了27.8%。跟其他欧洲国家一样,基于俄乌战事的影响,德国在能源、食品进口上的帐单都上涨不少。 总理朔尔茨(Olaf Scholz)周一表示,德国正面临“历史性转变”,“危机不会在数月内结束”。

自俄乌冲突导致西方与俄关系恶化以来,俄罗斯已经将通过北溪管道运输的天然气削减了60%,俄罗斯能源巨头Gazprom更于下周一,把北溪一号完全关停为管道进行定期维修,虽说维修工程预计是10天,但之后俄罗斯会否趁机对德国“断气”难以预料,德方业界人士已担心变成“一个更长时间的政治维修期”。上周,德国能源巨头Uniper就因天然气供应短缺,而与德国政府展开了救助谈判。

俄罗斯能源巨企Gazprom于7月中旬开始关停北溪一以进行定期维修,德国担心俄方趁机断供天然气。(Getty)

如果俄罗斯继续削减天然气供气量,而德国还面临天然气配给威胁。德国联邦副总理兼经济与气候保护部长哈贝克(Robert Habeck)称,德国需要为天然气断供做好准备。现时,德国消费者保护法禁止天然气进口商将上涨的价格的一大部份转嫁给最终消费者。《能源安全法》的修订将包括引进一个特别的天然气价格税,让所有私人及公司客户通过这个税支付更多,借以拯救财困的能源公司Uniper。

德国《星期日图片报》3日报道,德国经济研究所(IW)公布的最新报告显示,8,100万德国人中有超过2000万公民受到能源匮乏的威胁,也即是“德国四分之一人陷入能源贫困”。这意味著,德国约25% 的人将家庭净收入的10% 以上用于(天然气、电力和石油),一般就是指取暖、热水、烹饪和电力,汽车燃料的支出不包括在计算中。去年这一比例为14.5%。

从能源价格涨幅来看,德国电费比上一年高出33%,天然气价格亦上涨了四倍,这使越来越多的德国家庭面临财务压力。事实上,7月初开始萨克森州有房东因此大规模向租户限制热水供应时段,预期这类限制供电、热水供应等情况会持续及蔓延,家用太阳能板也因此成为德国节省电费的“抢手货品”。

在能源短缺的情况下,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BASF)亦不得不减产。(Getty)

玻璃、化工、钢铁业面临停产危机

除了民用的供电、能源帐单,此问题对德国工业的打击更大。依赖天然气来满足生产和发电需求的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BASF)表示,公司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不得不减产。

巴斯夫集团旗下拥有多达约200家工厂,在俄乌战争爆发前,巴斯夫从俄罗斯输入多达四成的天然气需求,而如果巴斯夫关停部分化工厂,将会导致德国的玻璃、钢铁、陶瓷、食品及纺织行业都将会全面受灾。

德国工会联合会(DGB)主席Yasmin Fahimi表示,由于天然气供应瓶颈,铝、玻璃、化学工业在内的整个工业行业都处于永久性崩溃的危险之中,这样的崩溃将对德国的整个经济和就业产生巨大影响。作为德国支柱产业的汽车业固然首当其冲,本来过去两年疫情导致供应链断裂,已导致汽车产品成本上升,延误出货导致供不应求,现加上能源短缺问题势必进一步推高德国汽车价格。

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亦表示,俄罗斯天然气供给放缓正在给欧洲经济造成重大冲击,这可能会将创纪录的通胀水平继续推高,并将德国推入“迫在眉睫”的衰退之中。对此,经济部长哈贝克已经警告,天然气市场上演的动荡局面或将向外蔓延,其潜在风险可与2008年的雷曼危机相提并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