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滴滴出行驶入俄国:优势与挑战何在

撰文: 刘燕婷
出版:更新:

8月25日,滴滴出行宣布正式进军俄罗斯,并将以鞑靼斯坦共和国的首府喀山(Kazan)为起点,逐步拓展在俄业务。早在2019年,滴滴布局俄罗斯的消息便已风传市场,无奈疫情来得猝不及防,全球交通市场急速紧缩,入俄计划也只能向后顺延。

然而随着中国疫情逐渐受控,滴滴的中国业务渐次复原,并在2020年7月反弹回疫前水平;同时期的俄罗斯疫况也相对稳定,不仅在7月1日举行修宪公投,也在7月15日有条件废除入境14天的隔离检疫制,交通与封锁措施显然逐步解禁。

在此氛围下,入俄计划于焉复苏。自7月下旬起,滴滴便于喀山设立24小时营业的人工客服中心,上线各项安全和防疫措施,并通过网络直播、举办推广活动等方式招募司机。如今正式以全资子公司身份,正式上线运营。

这是继巴西、墨西哥、澳大利亚、日本、智利、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与巴拿马后,滴滴出行的第9次海外远征,也是其在欧洲的初试啼声。2017年1月,滴滴以巴西为起点,在拉美开疆拓土,至今已有6国据点;现下选择入驻喀山,既是要对俄国市场投石问路,也意在眺望欧亚周边。然而此处虽有商机,却也不乏挑战与危机。

滴滴的中国业务已在2020年7月反弹回疫前水平。(Reuters)

交通缺口催化商机

首先,对滴滴等共享乘车业而言,俄罗斯的市场潜力之一,在于其大众交通运输系统发展未达水平。

由天然地理分布观之,俄国幅员辽阔,但主要水系皆为南北向,故东西的长途运输极度仰赖后天建设,西伯利亚大铁路即为一例。然而苏联崩解后,俄国经济被私有化浪潮席卷,不仅一度濒临崩溃,全国贫困率也大幅飙升,交通系统在内的基础建设更受赤字侵蚀,且区域发展至今严重不均:首都莫斯科的地铁发达,部分远东农村仍须仰赖驼兽马车。

面对交通系统滞后的窘境,政府虽屡屡承诺全面革新,却始终苦于阮囊羞涩。以地铁为例,截至今日,俄国只有莫斯科、圣彼得堡、下诺夫哥罗德、新西伯利亚、萨马拉、叶卡捷琳堡与喀山七城拥有地铁。前六者皆为苏联时期完工项目,最新的喀山地铁虽早在1995年便已批准、1997年即开始动土,却因财务问题屡屡延宕,直至2005年才建成通车,其余则尚有车里雅宾斯克、克拉斯诺亚尔斯克、鄂木斯克等地铁项目无限延期中。

在大众交通缺位的情况下,俄国人理当仰赖私有交通工具,然而根据俄罗斯联邦国家统计局于2019年公布的数据显示,俄国的每千人拥有汽车数仅有381辆,排名世界第48,显然不足以应付出行需求。在此局面下,共享交通渐次崛起,既弥补了市场需求的真空,也练就俄罗斯吸引滴滴的第二优势:既有消费模式相近。

3号线阿尔巴特-波克罗夫卡线基辅站,属于莫斯科地铁三期,1953年开通。中央大厅壁画《基辅的节日》曾因渗水和保养不当而于2010年坍塌,2013年完全修复。(多维新闻/朱嘉磊)

共享乘车的传统

早在苏联崩解初期,马什鲁特卡(Marshrutka,始于1938年的苏式共享出租车)便承担起交通系统崩溃后的运载重责,消化城镇出行人流;在互联网崛起的今日,则有Yandex.Taxi(俄语:Яндекс.Такси)等新型企业接手。根据汇丰银行(HSBC)银行在2019年所公布的数据显示,全俄罗斯约有高达45%的人口,在手机中下载了一种以上的叫车应用程序,密度之高,仅次于中国和墨西哥。

而同样是海外市场,滴滴当年进军墨西哥等拉美地区时,首先遭遇的挑战便是消费模式的差异。拉美的通勤需求市场虽大,但多数人皆惯以现金进行交易,而非电子支付,许多司机甚至根本没有银行卡。故滴滴在推广服务前,尚须与各国金融机构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才能为司机安排银行卡,使其顺利出行。

然而俄罗斯不同,其不仅已有共享乘车传统,行动支付也相当普及。根据Mediascope于2019年发布的数据显示,俄国约有90%的人口有过行动支付经验,其中绝大多数是使用银行卡与网络银行服务,另则约有78%和45%的人口使用电子货币包与非接触式支付。而在使用目的中,又以叫车出行的成长比率最高,由2018年的45.4%成长到了2019年的50.8%。

故对滴滴而言,要在俄罗斯推广共享乘车服务,当地既有的消费模式便是助益。然而由另一视角观之,这项优势也暗藏危机。

滴滴当年进军墨西哥等拉美地区时,首先遭遇的挑战便是消费模式的差异。图为墨西哥的滴滴司机。(新华社)

当中俄滴滴相遇

叫车应用程序与行动支付的广泛,在某种程度上,象征俄国的共享乘车市场已然成熟。正如滴滴是中国最大的出行服务平台,俄国的Yandex.Taxi也几乎称霸当地叫车市场,拥有56.6%的市占率。在此局面下,滴滴短时间内恐难轻易壮大,况且Uber的铩羽之例仍是殷鉴不远。

早在滴滴前,Uber也曾于2014年进军俄罗斯,却一路惨遭Yandex.Taxi强势辗压,不论其如何割喉降价,Yandex.Taxi的年运行率始终是Uber的两倍以上。截至Uber宣布退场前的2017年6月,其当月出行次数不到1,200万次,Yandex.Taxi却逼近2,400万次;而对照当月总交易额,Uber的数据为4,700万美元,Yandex.Taxi则高达8,400万美元。

为免持续失血,Uber只能认赔杀出。其首先于2017年7月宣布结束在俄3年余的艰苦战斗,再改以投资购股的方式,将俄罗斯、亚美尼亚、阿塞拜疆、白俄罗斯、格鲁吉亚和哈萨克斯坦斯坦等地业务完整递交给Yandex.Taxi。在双方成立的合并公司MLU BV中,Yandex.Taxi持股59.3%,掌握领导权;Uber持股36.6%,拥有某些决策的参与权。

正如滴滴是中国最大的出行服务平台,俄国的Yandex.Taxi也几乎称霸当地叫车市场,拥有56.6%的市占率。(Reuters)

滴滴虽在中国击退Uber,却势必在俄遭遇其与Yandex.Taxi的联合围剿。而或许正因如此,滴滴初来乍到、有意避其锋芒,选择了喀山作为第一站,而非莫斯科与圣彼得堡这前两大城。然而如何脱颖而出,仍是悬在滴滴心口的难题。

首先,Yandex.Taxi的收费已相当实惠,莫斯科(5分钟/3公里/129卢布,约合13.5港元)与圣彼得堡(5分钟/1公里/79卢布,约合8.3港元)如此,喀山(5分钟/2公里/59卢布,约合6.2港元)亦然,俄罗斯人视其为国民品牌,偏好难移。当年Uber一度在某些路线降价至Yandex.Taxi价格的三分之二,仍旧难挽劣势,故如今滴滴再打价格战已不实际。

此外,滴滴倘若有意争取市场份额,或可循阿里巴巴与华为之例,与俄国主要企业结盟:2019年10月,阿里巴巴与俄国互联网巨头Mail.ru集团成立价值20亿美元的合资电子商务企业;2020年3月,华为也与俄罗斯联邦储蓄银行合作(Sberbank),开发可供俄罗斯企业使用的云平台。然而滴滴是否能在当地寻得合作伙伴,尚未可知。

面对俄罗斯的市场诱惑与挑战,滴滴欲继拉美后再下一城,同时避免步上Uber后尘。何以突破既有困境,有待来日经营见真章。滴滴的俄罗斯路,正在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