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俯首一破贤与顽,百年夸夺终一丘
1917年胡适先生因蔡元培先生之邀,进入北京大学教书。胡适先生是1910年考取公费留学,早先读农科但没有兴趣,后转到哥伦比亚大学读哲学系,师从杜威。先生的博士论文后来出版为《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此书是先生的代表之作,也代表了采用外国哲学来诠释中国哲学的先河,胡适先生这么做是想在未来让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接轨,让中国哲学发展为进步的思想。
本文分成几个部分探讨胡适先生的思想,早年的启发、梁启超先生的影响、杜威(John Dewey)的影响加上先生的博士论文和胡适先生在北大教书讲义两者所新编成的《中国古代哲学史》一书上,以此书谈论儒家与孔子等的看法等为代表,构成先生对儒学思想的理论模型。
无神论与反对三不朽
胡适先生生于1891年,小时候在私塾上课,在此段时间内先生主要学习了朱熹对四书五经的看法。那时还停留在每逢大小事便求神的氛围下,先生对此隐约反感,直到读了魏晋名家范稹的神灭论,破除了人有轮回转世之看法。他之所以能接受西方思想,功利主义与进化论,除了个性环境外还有这段渊源。
另外,胡适先生对于传统上所提倡的三不朽观点,感到不以为然。传统上认为人生命是有限的,而精神是永存的。精神上的永存称之为不朽,其所说的不朽是指在言语著书、功业功绩和个人德行三方面,留下了给后世敬佩与遵行的典范作为,此所谓立言、立功和立德。胡适先生认为立德太过宽泛,没有一定之准则可以评判;立功的定义太狭隘,先生举出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有功,而跟随他的水手呢?是否也有功,而现实是他们都被遗忘了;最后对于立言,先生看了范稹的理论而受到启发,但在古代范稹是被认为是亵渎神圣,却对一千多年后的一位童子产生了深刻影响。这如何断定?实是模糊不清的。先生不满于传统的诠释,但他并不完全排斥,反而把他改造成新的不朽,先生称为“社会不朽”。胡适先生听了释迦摩尼佛的故事,认为人在社会上所做的事情是会影响后代,承担自己行为的结果,可以引发人对社会道德责任的意识,促使人遵守某些道德原则,然后有所贡献,成为社会不朽。
天演论与梁启超的影响
1898年严复先生的《天演论》出版,在历经许多对外国战争失败的背景下,天演论题提出了优胜劣败适者生存的观点,给了当时社会当头棒喝,几年之内传遍全国,成为了当时中国青年的口号。胡适先生的“适”,便是在此影响下取适者生存之意的“适”为名。
而相较于严复先生用字太文雅,梁启超先生的文章浅白好懂又带有极大热情,在青年圈也受到广大回响。胡适先生自述梁启超先生对他有两点重要影响:新民说与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梁启超先生自称中国之新民,也办新民丛报;新民说内容是热血的号召中国青年改造旧中国,使之除旧布新也。新民说还举出了中国相较于外国缺乏诸多美德,现在急需采捕公德,包含了国家思想、自由自治,自尊、合群等权利思想。这些文章使得胡适先生认识到在中华民族上还有更高等文化的民族。
而《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一文让胡适了解到除了四书五经,中国还有其他学术思想。梁启超先生用历史的眼光看待,对中国学术分了七个时期,但后来对七个时期的叙述没有完整,这使得胡适先生兴起想要补完此文的念头,后来转化来写中国古代哲学史的动机。
杜威的影响(一)
芝加哥大学于1916年出版杜威先生的书《实验逻辑论文集》(Essays in Experimental Logic)中有一篇文章〈逻辑思考的诸阶段〉,在此文中杜威认为人类和个人思考过程都会历经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固定信念阶段,这时期人们的观念与信仰都是固定的如古巴比伦时期和中国殷商时期。
第二阶段:讨论阶段,如希腊诡辩学派兴盛时期,破坏和否定主观思想时期。
第三阶段:苏格拉底的法则向亚里斯多德发展阶段。杜威对苏格拉底多赞美,不太满意亚里斯多德的三段论。
第四阶段:现代的归纳实证与实验逻辑的科学。
在第三阶段,杜威认为三段论是帮助了后来的中世纪教会的神学,他说:“然而在中古时期,所有重要的信仰都必须围绕著一些能让他们统治与权力的既定原则打转,因为这些信仰显然的违反常识和自然传统。亚里斯多德的学说就是在这种氛围下被应召施行的。… … 那种(形式逻辑──三段论式的逻辑)便是用一般真理去支持那些没有它支持就站不住的事物。”胡适先生联想到印度的因明学,因明学有五个前提的论法,使得它不也是在中古时期支撑著整个佛教信仰吗?
杜威的影响(二)
杜威对于推理和求真理的想法,使得胡适先生联想到中国古代的墨子学说,其中的“墨辩”,用三表法的推论去详细论证鬼神的存在。这是在信仰受到质疑,并且感到信仰破灭时才衍生出来的推论,这与杜威先生谈的逻辑思考四阶段不谋而合!此外杜威先生的另一本著作《思维术》(How to Think)里头认为有系统的思想通常要通过五个阶段:
一,思想之前奏,是个困惑和疑虑阶段。
二,决定这疑虑和困惑究竟在何处。
三,为了解决问题,思想者自己去做问题的假设,或是选择解决之方法。
四,选择一个可能可以解决的办法。
五,验证上个阶段的假设是否正确,并解了问题。
此种思维方法,胡适先生认为在传统的考据和考证学上,两者有些方法上是共通的,都由人的常识为出发,更加深了胡适先生用此方式去研究中国传统学术思想。
对孔子的看法
相较于孔子,胡适先生在早年所写的博士论文中是比较赞扬墨子与法家的,他当时认为孔子提倡礼,礼是种模糊的原则,对于社会进步是种妨碍。但后来他书写《中国古代哲学史》时对孔子的形象有些改观,并把模糊的礼的诠释怪罪于其后学上,并给予孔子在道德人性上的肯定。在两个版本中胡适先生都肯定孔子的“正名说”。以下对此简略论述:
孔子的正名,胡适认为是“正名以证百物”如人是人也是君王或是父亲等,搞清楚事物之分类,做出调理之系统,此为真知识也。此项方法,除了曾子的说法使之运用在人生论上,也能用于推论事物,举一反三,故可以看到孔子也重视思考。把学当成是学问之基础,但后人不了解此意,把学变成死读硬背,这是误读孔子之意了。
对仁的看法
胡适先生认为孔子言仁有两个面向:一是从“爱人”去著手,有差等的爱人,对父母与对待陌生人之关怀程度有等差之别。二是由颜渊言克己复礼为仁一段,点出仁是做人道理,由理想情况来改正现实缺乏的现况。故孔子提出作君子,延伸意义为道德高尚之人,让君子成为道德典范。君子之行为包含了遵守人道,人道也就是君臣父子之分际。因此,胡适先生认为儒家的人生哲学,是认定个人不能单独存在,一切行为都是人与人交互关系的行为,都是伦理行为。
胡适先生认为孔子观察人的行为可从三方面下手:一是看他为什么要如此做;二是看他如何做用什么方法;最后是看这种行为在做的人身心上发生了什么习惯影响。第一步是动机,第二步是行为方法,第三步是行为所产生的品行。三方面都做到对于人生是没有问题的,但后世忽略了二三步,变成只重视动机,才会产生僵化的孝道观与勉强人的礼法封闭社会。
结论
胡适先生由早年的影响,试图由撰写哲学史的方式提出能与现代西方学术接轨的中国学术,以此除了救中国外也是为了将来能与西方学术有所接轨,成为世界学的一部分。对此他要求舍弃旧有的历史观,如《春秋》一书造成了只有主观的历史,没有科学观的历史,但胡适先生的用心和儒家精神其实正是隐藏在实用功利主义之后,发挥的人正向积极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