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之父”Samuel Johnson冥寿 Google以涂鸦纪念遭指讽刺
在汇编1750年代最包罗万象英文字典的约翰逊(Samuel Johnson)在周一(18日)308岁冥寿,Google特别在首页以涂鸦(Doodle)纪念。网民纷纷搜寻这位有“字典之父”之称的约翰逊是何许人也。
《每日电讯报》(Daily Telegraph)称,Google的致敬或许有些讽刺,因为这个搜索引擎的崛起,某程度上导致了字典销量的下降。但是约翰逊的字典在很多方面来说都可谓是搜索引擎的先驱。
约翰逊在编撰这本字典(A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上花了9年的时间,他不是第一个编撰英语字典的人,但在他之前的字典总是生硬而枯燥。因此,当他的这本字典编撰完成并于1755年出版后,人们发现这本字典更像是一个妙趣横生的艺术品,而不止是一本工具书。例如,他将“咆哮”定义为“高声说话而无丝毫敬重之意”,将“希望”定义为“沉浸在喜悦中的期望”。其中,约翰逊最创新之处就是他在词语的解释中加入了引用的元素:他引经据典了超过500名作家的超过10万条句子。
直到1928年牛津英语字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出现之前,《约翰逊字典》一直都是最具权威的英语字典。
除了编撰这部字典,由约翰逊主编的《莎士比亚集》在1765年出版,除总序外,每剧都有引言;此外,从1777年起,他陆续撰写了50多个诗人的传记,后集成了《诗人传》。《莎士比亚集》与《诗人传》包括了约翰逊当时最主要的文学评论。
然而,命运并没有时常眷顾他。因为幼时得过结核病,约翰逊的容貌受到严重影响。这让他不仅在生活上很难找到工作,负债多年;也让他在感情生活上举步维艰——最后与一个大他21岁的女人特蒂(Tetty)结了婚,但特蒂因沉迷鸦片酒,在他的字典编撰完成之前就去世了。
读者或许发现,香港的Google首页并未有见到有关约翰逊冥寿的涂鸦,除了香港,大部份西班牙语的国家甚至爱尔兰的用户都看不见。在英国、美国甚至台湾版本的Google搜寻首页,均会见到这幅涂鸦,至于是Google方面是如何决定,则不得而知了。
(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