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足专题.青训路向5|香港小将葡式体验 危机感是进步的关键
香港足球青训愈来愈受重视,足总及教练也提出各种问题及发展路向,然而作为“主角”的本地年青球员,他们的第一身感受亦不应被忽视。
近年小将们开始冲出香港,尝试到中国内地或欧洲寻求落班机会,最大原因为何?究竟香港青训的问题出在哪里?
在今年初加盟葡甲球队科瓦彼达迪(Cova da Piedade)的香港青年代表队成员梁𧙗维(一仔),名气或未及“前辈”陈俊乐及徐宏杰等大港脚,不过他在葡萄牙及国际赛的经历,无疑可为有志投身职业足球者作借镜;而部份他遇到的难题,也值得深思。
摄影:卢翊铭
一仔成长经历与大多本地球员无异,小时候从公园及街场接触足球,加入元朗区队,再先后加盟杰志、南华等球会,成为港足梯队(即不同年龄段的香港队)常客,可说经历过本地青训系统每一环。
“我以前是肥仔,不懂踢足球,只会乱跑,大家都叫我做‘功夫熊猫’。现在能外流葡萄牙,很多朋友都说是奇迹。”2018年,一仔在东方龙狮“Project E”拓展计划支援下到葡萄牙跟操试脚,终在今年1月跟葡甲球队科瓦彼达迪签下人生首份职业球员合约,展开不一样的足球路,才发现天外有天。
香港注重球员基本功,不过在葡萄牙,讲求的是速度与质素。
【港足专题.青训路向2】谈香港足球风格 华丽进攻或稳守突击?
当基本功不是基本 如何提升质素?
新冠肺炎令葡萄牙联赛停摆,为避开欧洲疫情,一仔早于3月中已返港,并在完成14日家居隔离后接受访问。一仔坦言在加盟球队之前,曾幻想会过着刻苦生活,也担心自身水平跟欧洲球员相差甚远,跟不上练习进度;但事实上他很快就克服语言等问题,融入当地生活。
加盟球队仅3个多月,一仔却已感受到港葡青训差异,硬件如球场、健身室,以至配套与训练时数,香港都完全被比下去。我们在过去访问已曾讨论此类问题,在此就不详述。而一仔却直言最深刻的体会,竟来自身边每位队友,“其实葡萄牙的训练模式及内容,基本上跟香港相似。香港大部份教练很注重球员基本功,但只要求球员做到传球成功;不过在葡萄牙,基本功的要求不一样,球员已很少控甩脚或传失波,追求的更是速度与质素。”
或许有些人会不想离开舒适圈,但其实转到其他球队,也可增值自己
态度成分野 竞争才逼得出动力
葡萄牙球员之所以基本功扎实,一仔认为与当地人对待足球的态度有关,“他们视足球是生活的一部份,也是一门职业;足球在香港却只是兴趣,或是社交活动。”两地体育文化有异,他认为大部份香港人踢波只为“运动下、开心下”,却忽略练习的重要性。
香港青年联赛一直也存在一个现象:具实力的年青球员大多选择一同投效强队,多数地区球队都难以抗衡,令球队实力分野极大。
一仔的自身感觉是,香港有些球队的青训计划并不长远,然而葡萄牙的情况刚好相反,球会资源充足,对梯队有长远计划,志在培养球员成才。“我遇到的当地球员会觉得,若想继续追梦,就必须认真看待每课训练,力求以表现在队中占一席位;如欠缺上阵时间,他们肯定会离开去寻找机会。”一仔认为香港的情况不一样,“被淘汰”的顾虑较小,“明白或许有些人会不想离开舒适圈,但其实转到其他球队,也可增值自己。”
一仔在葡甲球队科瓦彼达迪的训练日常:(按图放大)
缺乏竞争性是香港青训一大难题,球员即使有潜质,也难以进步。记者采访生涯中,听过许多曾外流、参加亚洲赛和国际赛的球员、教练以至管理层说出同一个情况:若外国球员在场上遇到拦截倒地,会立即爬起来争夺皮球;不过如香港球员遇到同样情况,或许只会花时间跟球证投诉。除了球证执法尺度不同,另一原因,正是由于外国职业足球竞争激烈,若球员受伤或表现不理想,大有机会失去位置,惟香港球员甚少受此“威胁”。
没有犯过错、没有失去过,又怎会进步?球员在充满危机感的环境中成长,定有利提升足球水平。一仔在葡萄牙初期人生路不熟,无论往宿、生活以至起居饮食,每样都是挑战,但这正是他外闯最大目的,尤其他眼见一同走在足球路上的同路人,越长大越少,“香港足球人口不足,要当职业球员的门槛不太高,但我更想放眼在香港以外的地方。挑战会更大,但要试过才知道自己的能力。”
在缺乏竞争的环境下成长,还会出现其他问题--球队实力差距大,往往轻易取胜、甚少受挫,若突然面对逆境,尤其网上种种批评,总会不知所措。
一仔还记得,港足U18去年集训期间出现纪律问题,虽然传媒揭露事件之时,球队当时正赴台湾参加邀请赛,能暂时避开传媒追访,但网上言论却避无可避,只要是有关球队的报导,总有人留言揶揄一番,一字一句,他都记得清楚:“香港球员嚣张又差劲”、“踢街波也踢得比你们好”。
港足U18去年赴台湾出战邀请赛:
球员在场上已付出了所有,但那时的感觉是,即使尽了力,也不会有人欣赏。
【港足专题.青训路向3】冰岛人眼中的死结 香港足球应如何自处
【港足专题.青训路向4】小将为何哭了? 本地教练眼中五大难题
难改球迷固有印象 盲目批评摧毁信心
他回想当时港队跟东道主中华台北交手,部份球迷认为港队非胜不可,毕竟在球迷印象中,香港足球水平比台湾高,但一仔坦言双方青训水平其实已拉近许多:“以跟我同龄的台湾球员为例,在场上是‘打仔格’,态度与拚劲跟早年明显有分别。”
最坏的结果出现--港队在领先1球下反胜为败,一想到球迷会有什么反应,压力令他赛后跟队友也忍不住落下男儿泪,“那一刻感觉即使球队尽了力,也不会有人欣赏,加上球员在场上真的已付出了所有,对落败很不甘心,所以大家就哭了起来。”
一仔代表港足梯队出席各项赛事,以大港脚为目标:(按图放大)
大家都是香港人,希望无论输赢也得到支持。
对于外界对球员态度及纪律的质疑,一仔强调自己对代表香港感到光荣,跟队友一直认真看待训练及比赛,“无论如何,经过这次教训,未来定当注意言行举止,并透过外闯的经历提升水平,争取入选U23及大港脚,回馈港足。”谈及负面评论,一仔也认为这是作为球员必需面对的事,但心中仍不免希望,球迷言语不要太伤人,“大家都是香港人,希望无论输赢也得到大众支持”。
受学业与伤患困扰 本地青训流失率高
可是在香港,球员即使在不算理想的环境下向上爬,最终也未必成为职业足球员。如上文所说,一仔在足球路上,同龄队友越来越少。
香港青训流失率较高,以往就有年青球员透露,代表港足梯队比赛,每次都可能是最后一次;球员到达一定年纪,仿佛就要从学业及足球中二拣一,而香港人往往较重视前者。2013年打入U16亚洲锦标赛决赛周的“黄金一代”中,最终仍留在职业球坛的,屈指可数。
自12岁起加入港足梯队的一仔坦言,他踢到15至16岁时,正是最多队友离开的一段时间,“始终球员升中四需要选科,考虑到前途等问题,大多就放弃足球。”看著一同成长的战友一个个离开,难免心酸,一仔曾有一位在U12至U15时期担任港足队长的队友,天赋、技术与力量都比旁人高,仍在中途退出。除了学业,一仔认为还有其他原因令年青人中途放弃,“香港很多娱乐,若受不住引诱、缺乏休息,练习也不会好,加上踢人造草真的较易令膝头受伤,各种原因下,发展未必如预期。”
以后轮到我们这辈做家长,相信社会对足球的观念会扭转,让更多人投身职业足球。
但一仔在葡萄牙感受到当地人生活态度较轻松,学业跟足球两者能并存,以他现时在葡萄牙就读的学校为例,因球会训练场地偏远,球员能跟学校协议提早放学,以便出席练习,“这在当地是很普遍的安排。”
“踢波揾唔到食”的传统观念在香港仍根深柢固,尽管近年足球员收入有所提升,惟短期内难以令大众、尤其父母改观。若香港要完全仿傚葡萄牙,一仔认为甚有难度。他希望港人先学会“放松”,“葡萄牙人生活很简单、开心,未必一定要做医生律师,做不到就做其他职业,绝不像香港般生活节奏快,压力又大。”
纵使如此,他认为作为“千禧一代”,或许可以慢慢改变现况,“其实2000年后出生的球员,有部份已开始踏上职业舞台。过多一段日子,轮到我们这辈做家长,或许可以令社会对足球的观念会改变,让更多人投身职业足球。”
在香港重视功利的文化下,家长在年青球员的职业足球路上也扮演重要角色。究竟一仔的父母如何无条件地支持爱儿追梦,背后理由又是甚么?下一集我们将在梁妈妈的口中寻找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