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幅 中国科学家团队完成研制1:250万月球全月地质图
撰文: 林芷莹
出版:更新:
中国科学家团队研制了世界首幅1:250万月球全月地质图,成果已于5月30日在线发表在国际综合性期刊《Science Bulletin》。
2015年,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等编制完成了1:250万《月球地质图》(虹湾幅)的中、英文版,并公开出版发行,但该地质图仅仅涵盖月球三十分之一的局部区域。因此,中国科学家团队开展1:250万全月球数字地质图的研制工作,对月球上的地质现象进行更全面细致的科学描绘。
团队以中国嫦娥工程数据为基础,充分利用国际上其它月球探测数据和研究成果,通过对月表地层、形貌、成分、构造和地质时代的研究,提出新的月球地质年表,建立撞击坑物质、撞击盆地建造、岩石类型和构造类型的划分体系,制定月球地质图编制的标准、流程、方法和图式图例,应用GIS平台,完成全球第一幅1:250万月球全月地质图。
在新编制的月球地质图中,基于对月球动力学演化过程的认识更新了月球地质年表,采用“三宙六纪”的划分方案,将月面历史分为三个宙,分别为冥月宙(岩浆洋纪)、古月宙(艾肯纪、酒海纪及雨海纪)和新月宙(爱拉托逊纪和哥白尼纪),与月球演化过程中的内动力地质作用为主的阶段、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并重阶段以及外动力地质作用为主的阶段相对应。
该地质图表达的要素包括:12341个撞击坑,其中7548个撞击坑识别并表达了坑物质,4793个撞击坑以环形构造表示;81个撞击盆地,识别并表达了其盆地建造;17种岩石类型,包含5类月海玄武岩,7类非月海玄武岩和5类特殊岩石露头;14类构造,其中10类内动力成因的构造包括16839条线性构造和364个环形构造,4类外动力成因的构造包括2137条线性构造和4874个环形构造;特殊要素如著陆点、特殊高程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