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月工程四期今年正式启动工程研制 2030年前于月球南极建科研站

撰文: 林芷莹
出版:更新:

今日(24日),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表示,探月工程四期今年正式启动工程研制,将陆续发射嫦娥六号、嫦娥七号、嫦娥八号探测器,开展任务关键技术攻关和国际月球科研站建设。其中,嫦娥六号计划到月球背面采样,并正在论证构建环月球通信导航卫星星座。

此前,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接受央视专访时,介绍了中国探月工程四期任务的计划和安排。据了解,探月工程四期任务去年通过立项审批,目前已进入实施阶段。根据计划,中国将通过探月工程四期任务,在月球的南极建立月球科研站基本型。

吴伟仁表示,四期工程主要是要在月球南极进行几次著陆,著陆过后要在月球南极建月球科研站基本型,四期工程将分三次实施。据介绍,嫦娥六号将到月球的高价值地区进行采样返回;嫦娥七号将对月球极区进行科学探测,特别是对月球的水分布进行探测;嫦娥八号将与嫦娥七号协同工作,主要开展月球资源开发利用技术试验验证和长期科学探测,对地球进行大范围、全尺度、长周期观测,并为科研站后续的关键技术进行验证。

嫦娥五号月球样品。(新华社)

吴伟仁介绍,上述3项任务将在2030年之前实施,主要目标是在月球南极进行著陆勘察与科考,建立月球科研站基本型。其中,嫦娥六号初步计划到月球极区进行采样。相比中低纬度地区,月球南极地形崎岖,没有大片的平原,因此著陆点和科研站的位置选择十分关键。

至于为何选择在月球南极著陆、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他解释,主要是月球南极和地球的南极和北极一样,存在极昼和极夜现象,初步估算可能连续180多天都有光照,对于执行无人或有人探测任务是一大便利,因此最好是选择靠南的高地,减少阳光遮挡。他又指,国际月球科研站目前计划长期是无人,但是短期可以有人,未来不排除中国航天员或者外国宇航员降落在月球南极。

此外,前往月球南极另一个目标是寻找水。吴伟仁称,月球南极有很深的月坑,是月球产生的一瞬间形成,约有10公里。若月球有水,由于常年没有阳光照射,水不会挥发,很可能是以水冰的形式存在。

嫦娥五号探测器完成月球表面自动采样。(国家航天局)

谈及国际月球科研站的理想型,他认为,初步构想是除了指挥中心,还要有多个轨道器和巡视器分别在月球轨道和月球表面协调工作,同时还要建立月球通信系统,譬如建设月球WiFi,保证指挥畅通。他强调,这些工作的核心都是为了空间科学探索和月球资源的开发利用,要保证将科学研究放在首位。

关于国际月球科研站建设,吴伟仁称,将通过任务合作,形成国际月球科研站的指挥中心和科考基地。 2030年后,中国将实施几次任务,争取在2035年之前建成可以长期运行的国际月球科研站,“我们可以在月球上采用3D打印技术建房子,和平利用与开发月球资源等”。

去年,中国成功完成天问一号任务,祝融号火星车在火星表面巡视探测。他提到,天问二号、天问三号、天问四号等将陆续出台,后续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探险深远空间的小行星,采集小行星的样品,“小行星采样过后,还要准备在火星采样返回,我们希望在2030年之前能够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