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高温环境身体易脱水!3招保体液平衡1病患应注意血压变化

撰文: NOW健康
出版:更新:

随著夏天到来,炎热高温不仅带来身体不适,更可能提高罹患心脏病的风险。

台湾台北市立联合医院中兴院区心脏内科主治医师陈郁安指出,高温环境容易导致身体出现脱水、电解质失衡,并增加心律不整及心肌梗塞等严重问题。

心绞痛与心肌梗塞有何差异?(按图👇👇👇)

+11

相关文章:心脏健康|心绞痛、心肌梗塞有何分别?一文看清症状、治疗方法

夏季大量出汗导致脱水与电解质失衡 恐引起心律不整甚至心脏衰竭

陈郁安解释,高温下,人体为了散热,周边血管会扩张,血压因此下降。若下降幅度过大,可能造成脑部和心脏的血液灌流不足,进一步引起昏厥或短暂性脑缺血。此外,夏季因大量出汗导致的脱水与电解质失衡也会引起心律不整,甚至恶化心脏衰竭。

心肌梗塞虽然较常见于寒冷季节,但高温环境下风险亦不容忽视。炎热天气易造成脱水,易增加血液黏稠度、血栓形成的风险,以及心肌梗塞发生机率,尤其是午后及傍晚高温累积的时间。高血压、冠心症等慢性病患者、年长者及吸烟族群,更应特别注意夏季高温的影响。

相关文章:护心|戒烟1年即降罹患心脏病机率?多运动戒糖6招助保持心脏健康👇👇👇

+27

应尽可能避免在烈日下长时间活动 外出时务必做好防晒及补充水分

陈郁安建议民众,应尽可能避免在烈日下长时间活动,外出时务必做好防晒及补充水分,并适时补充电解质以维持体液平衡。此外,家中有心血管疾病患者应随时注意自身血压变化,尤其夏季室内外温差大,应避免突然从冷气房走入高温环境,以免血压剧烈波动。

陈郁安提醒,日常生活中,落实健康饮食、适量补充蔬果、避免高盐、高糖、高脂食物,并定期运动,能有效降低夏季心脏病风险,享受健康且安全的夏日生活。

延伸阅读:

灰指甲只是指甲变灰? 这些症状都是灰指甲警讯别轻忽

经常后脚跟痛? 复健科医师教你7招缓解足底筋膜疼痛

【本文获“NOW健康”授权转载。】

“本文内容反映原文作者的意见,并不代表《香港01》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