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笔记|自信语里展风华 实践服务育爱意
文︰保良局朱敬文中学赵文浩校长
在忙碌的工作中,最近发生了两个生活片段,让我印象深刻,也让我再检视了学校的发展方向:在上星期一个讲座中,讲者分享现今人工智能的发展,展示了一些“数字人”技术,画面和音讯几可乱真,只要用几个软件,提供语音、相片和文字稿,就能够创作出一段影片,“数字人”甚至能模仿创作者的动作、讲不同国家的语言,令人叹为观止。
然后在同一天,我在餐厅与家人晚饭时,看到有一个家庭,父母鼓励孩子从餐单中点选菜式,招来侍应,让孩子自己点菜。那个孩子大约是八、九岁的样子,看起来胆怯又害羞,但最后就是小声的、断断续续的点完餐。
在我看来,科技发展确实日新月异。然而,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表达能力和自信,才是生活的必须,也是科技和人工智能不能取代的。回想起我小时候参加过不少朗诵和辩论比赛,除了学到知识以外,亦学会了公开演说的技巧,培养了个人自信,日后在大学的学习中,以致在职场上,都受用无穷。
为了让孩子学会表达自己,学会与人沟通。我校成立了中文辩论队,让学生学习快速思考,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提升写作和演绎的能力。我有参与过同学们的训练,也间中会技痒指点一下,看见他们踊跃尝试和学习的表现,也让我期待同学们的成长和表现。我校学生亦见主动,最近也在“我的沙田精神”征文比赛及“情系中华香港青少年作文暨朗诵大赛”中分别取得金奖及二等奖,看到他们纷纷站上颁奖台,越发自信,更是倍感欣慰。
此外,我们也希望推动孩子直接面向公众,在社区多做活动和服务。所以经济科今年首次尝试组织年宵活动,让学生在沙田花巿推销自己设计的产品。在短短一个星期,同学们已经有很大的转变,态度变得积极主动,也能够大胆地向陌生的街坊讲解自己的想法和理念。这个星期我每天都陪伴学生一起叫卖,虽然辛苦,但那种欢乐和共同经历,以及见到学生进步的成功感,实在是难以替代。
服务方面,我校组织了“敬文服务队”,让同学从活动中,建立同理心,学会关爱他人,感恩惜福,透过服务社群,成为他人的祝福。今年保良局发起“拥抱.爱共融”计划,我校也是其中一间参与学校,同学到访不同特殊学校,学习制作软餐,与特殊学校学生一起进行历奇活动。每次服务完成后,同学都会分享所见所闻,从他们的反思中,我亦喜见他们在表达能力,以至态度上的转变和成长。
今年农历年假期间,我有机会到芬兰,考察当地的教育情况。我发现当地很看重协作和研习,学校设有传统的工科,让学生有不少机会去动手学、动手做,去探究他们有兴趣的议题。在这个资讯科技爆炸,人人“机不离手”的年代,在“数字人”和人工智能代工泛滥的年代,我认为教育仍然需要照顾孩子的基础学习需要,学校要有多元而全面的课程和活动,支持同学发展不同的技能、成就正向积极的态度和价值观。
我们生活在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科技的进步令人惊叹,但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互动,始终是无法被取代的。我们不仅要鼓励学生掌握科技技能,更应注重提升他们的沟通能力、自信心和同理心,帮助他们成为全面发展、有爱心和责任感的社会公民。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孩子们打造一个更加美好和充满希望的学习环境,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自信满满地展翅高飞,都能充满热忱,为社会和国家作出贡献。
作者简介:
保良局朱敬文中学赵文浩校长
中学校长,教育及文学硕士,行政长官卓越教学奖及创新教学奖得主,深信人人可教,致力在校内推动体验式学习,同时透过宽广的课程、多元的生涯规划,为学生定立目标和方向,鼓励他们展示才华,建立自信,追求卓越。